贺新郎·赠苏昆生

苏,固始人,南曲为当今第一。曾与说书叟柳敬亭同客左宁南幕下,梅村先生为赋《楚两生行》

吴苑春如绣。笑野老、花颠酒恼,百无不有。沦落半生知己少,除却吹箫屠狗。算此外、谁欤吾友。忽听一声河满子,也非关、泪湿青衫透。是鹃血,凝罗袖。

武昌万叠戈船吼。记当日、征帆一片,乱遮樊口。隐隐柁楼歌吹响,月下六军搔首。正乌鹊、南飞时候。今日华清风景换,剩凄凉、鹤发开元叟。我亦是,中年后。

复制 复制
朗读 朗读

作品简介

《贺新郎·赠苏昆生》是清代词人陈维崧所作的一首寄赠词。词作上片写苏昆生的沦落及节概,凛凛动人语意极为沉痛;下片写左良玉军容之盛,气势雄壮,写苏昆生凄凉晚景,凄恻生悲。词采用倒叙手法,表达对苏昆生的深切关注和同情,同时也表达了作者自己的凄凉怀抱。

译文注释

译文

逐句全文

苏,固始人,南曲为当今第一。曾与说书叟柳敬亭同客左宁南幕下,梅村先生为赋《楚两生行》

吴苑(1)春如绣。笑野老(2)花颠酒恼(3)百无不有(4)。沦落半生知己少,除却吹箫屠狗(5)。算此外、谁欤吾友(6)。忽听一声河满子(7),也非关、泪湿青衫透。是鹃血,凝罗袖。

苏州的春天如同锦绣一样美。我醉后大笑,为花而癫狂,为酒而苦恼,百无聊赖。沦落至中年,我的知音还是太少,除却伍子胥和狗屠。除此之外,还有谁是我的朋友呢?偶听一曲《河满子》,虽与我没有关系,但青衫还是被泪水湿透了。歌声如同杜鹃啼血,凝结了我的衣袖。

武昌万叠戈船(8)吼。记当日、征帆一片,乱遮樊口(9)。隐隐柁楼(10)歌吹(11)响,月下六军(12)搔首(13)正乌鹊、南飞时候(14)。今日华清(15)风景换,剩凄凉、鹤发开元叟(16)。我亦是,中年后。

万里武昌兵与战船在咆哮。这天,一片征战的战船在樊口乱成一团。船上能够隐隐听见歌声和鼓声,月下高歌,六军无不感动。这正是乌鹊南飞的时候。今天的华清宫已不是原来的风貌,这里只剩下白发如鹤的苏昆生了。而我的中年也快结束了。

注释

(1)吴苑:即长洲苑,故址在今苏州太湖北岸。

(2)野老:村野老人。此处为作者自称。

(3)花颠酒恼:为花而癫狂,为酒而恼乱。此处是互文。

(4)百无不有:犹言百无聊赖,无所不有。

(5)吹箫屠狗:指沦落市井的奇人。吹箫者系春秋时伍员,其父兄为楚平王所杀,遂出逃,吹箫乞食于吴市,后助吴王阖闾伐楚。屠狗谓荆轲与之交游纵酒者,又西汉初大将樊哙亦尝屠狗为业。

(6)谁欤吾友:谁是我的朋友?欤:语助词,表疑问。

(7)河满子:乐曲名。唐张祜《宫词》云:“故国三千里,深宫二十年。一声何满子,双泪落君前。”此用其怀恋故国意。

(8)戈船:战船的一种。

(9)樊口:地名,在今湖北寿昌西北。1642年(崇祯十五年)左良玉大造战舰于此。

(10)柁楼:战船上掌舵之所。柁,同“舵”。

(11)歌吹:歌声和鼓吹声。

(12)六军:泛指军队。

(13)搔首:搔头,有所思的样子。

(14)正乌鹊、南飞时候:用曹操《短歌行》“月明星稀,乌鹊南飞”诗意。

(15)华清:华清宫,唐代宫名,此处借指明宫。

(16)鹤发开元叟:此处用以借指苏昆生。鹤发:白发。 开元叟:经过繁华时代的老翁。开元,唐玄宗年号,借指明帝年号。

创作背景

《贺新郎·赠苏昆生》这是一首赠人之作。1644年南明成立,进封宁南侯。1645年,发兵东下讨伐奸党马士英,军至九江战死。苏昆生于左良玉死后,入九华山削发为僧。久之,随武林汪然明抵吴中。这首词即写于此时。

文学赏析

词作上片描绘苏昆生沦落半生的遭际。首句“吴苑春如绣”,点明时令和地点,这为反跌下面描述苏昆生的坎坷遭遇作了铺垫。接写“笑野老、花颠酒恼,百无不有”,句首用一“笑”字,表明作者对此持不以为然、冷眼旁观的态度。先以“野老”作陪衬,下面写苏昆生:“沦落半生知己少,除却吹箫屠狗。算此外、谁欤吾友?”正面直叙苏昆生半生沦落失意,在那些“花颠、“酒恼”人中,他找不到知己,只与吹箫者屠狗者等市井辈为友。伍子胥与高渐离,皆身处下层,隐于市井是有节概的豪侠之士;且二人一吹箫、一击筑,都精于乐器,由此见出苏昆生不同于寻常艺人。这里以问句加以强调,起到赞扬的作用;亦暗示左良玉一死,苏昆生失去知己。结末:“忽听一声《河满子》。也非关、泪湿青衫透。是鹃血,凝罗袖”。这三句写作者听了苏昆生悲壮的歌声,感动得泪流满面。这里有同是天涯沦落人之悲,更有故国黍离之悲“河满子”。“泪湿青衫透”,化用了白居易《琵琶行》的诗句。但作者的泪与白居易的泪,两者有明显的不同,白居易的“青衫湿”是因为自感和弹琵琶的商妇“同是天涯沦落人”从而引起了共鸣;而作者今日听到苏昆生的歌唱落泪,却是因南明覆灭的亡国之恨而引起,这里的“非关”二字,可谓沉重至极。“是鹃血,凝罗袖”将无限的亡国之痛,深蕴其中。由此收束上片,转入下片。词作下片从回忆当年左良玉军容盛况,转到苏昆生当前的凄凉暮年。开首三句:“武昌万叠戈船吼。记当日、征帆一片,乱遮樊口”,描绘当年左良玉正要发兵东下,讨伐奸党马士英时的军容盛况。从用词“吼”、“征帆”看出,左良玉的军队正有所行动——东下讨伐。这里作者以夸张手法,以声音“吼”、动作“乱遮”制造了声势和气氛,写出左良玉军容所不可阻挡的势概。这实也是侧写苏昆生,当时他正在左良玉幕中,获得知己之时。然而“隐隐柁楼歌吹响,月下六军骚首。正乌鹊南飞时候”,“隐隐”句为过渡“月下”句,隐喻左良玉之死,“正乌鹊”句喻苏昆生沦落无依。“正乌鹊”与前面“沧落半生知己少”相应。可见,前面竭力写左良玉军容之盛,正为了反跌苏昆生目前之凄凉。接写目前:“今日华清风景换,剩凄凉、鹤发开元叟。”前句暗喻改朝换代一明亡后句以唐代著名乐师李龟年比苏昆生,用“开元”表明他为前朝旧人。“风景换”,喻江山易主。结末:“我亦是,中年后。”言外之意,作者自己也是“开元鹤发叟”。这是安慰苏昆生,也是写自己的沦落之悲与故国之思。语意表面看来是以淡笔出之,然内涵丰富,感情沉重。

整篇词在写作上,用喻贴切,以李龟年喻苏昆生,二人在特长、思想、节概、遭际及所处时代特点都极其相似;运用夸张手法,写左良玉军容之盛,而以反跌手法,写苏昆生暮年之凄凉,均收到极好的艺术效果。歇拍二句,转述自己,看似平淡,实蕴含了词人无限的感慨。

作者简介

陈维崧

陈维崧

清代词人、骈文作家

陈维崧(1625—1682),字其年,号迦陵,宜兴(今属江苏)人。出身显贵,后家道衰败。曾撰修《明史》。陈维崧词数量很多。现存《湖海楼词》尚有1600多首。风格豪迈奔放,按近宋代的苏、辛派。以豪放为主,兼有清真联想雅之作,更难得的是各体词都写得很出色,能运用多种艺术手法。亦能诗,便成就不如其词与骈体文。他的圣诞节体文,在清初亦是一大家。著作有《湖海楼诗文词全集》54卷,其中词占30卷。

参考资料

  • [1]彭国忠,刘锋杰编注.豪放词[M]:安徽文艺出版社,1997.07:515-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