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简介
《西江月·新结临溪水栈》是明末清初龚贤创作的一首词,词的上片写山中隐居之乐,下片写山居傲然之情。全词写情自然亲切,写景形象生动。
译文注释
译文
新结(2)临溪水栈(3),旧支架壁山楼(4)。何须门外去寻秋(5),几日霜林染就(6)。
在旧日依山支架起的山楼前,新修筑了一条临溪栈道。无须到野外去寻访秋色,等几日便可欣赏风霜染林的秋景。
影乱夕阳楚舞(7),声翻夜月吴讴(8)。山中布褐(9)傲王侯。自举一觞(10)称寿。
夕阳下歌舞身影散乱,月夜下吟唱吴地民歌。穿着粗布短衫的平民笑傲王侯,自己举杯自祝长寿。
注释
(1)西江月: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名,又名“白蘋香”“步虚词”“江月令”等。
(2)结:修建。
(3)水栈:建于水边溪上的栈道。
(4)架壁山楼:依山而用长木支撑的小楼。
(5)寻秋:寻访秋色。
(6)霜林染就:林木经霜而改变颜色。
(7)楚舞:楚地歌舞。这里是以楚舞代指各种舞蹈。
(8)吴讴:吴地的歌曲。吴,指今江苏南部一带。
(9)布褐:犹言布衣,指平民。
(10)觞:酒杯。
创作背景
龚贤在明朝灭亡后,于南京清凉山筑半亩园隐居,《西江月·新结临溪水栈》这首词写于他隐居清凉山之初,具体时间不详。
文学赏析
《西江月·新结临溪水栈》这首词抒发了隐逸山林、不涉世事、陶然自得的逸趣。
词以“新结临溪水栈,旧支架壁山楼”起笔,言自己新近在溪边搭起木桥,又用老而干枯的枝条沿着山岩构筑起山间楼房,出语看似寻常,如平日说话娓娓道来,却把水、山、小桥、山楼等景物,组成了一幅别致的归隐闲逸图。这一图景中,又有作者辛勤的劳作,因而平常的出语里却隐含着一份自得与自足。其中“临溪”“架壁”两词,既突出了清凉山的地势险要,更传达出了环境的清静幽深,因而平常中又显得极不平常。
接着的“何须门外去寻秋,几日霜林染就”,显然是顺承前面两句而来。既然已隐居于山间小楼,那么世事又与我何涉?只须独坐柴门之内,欣赏那经霜染红的枫林,便可领略到浓浓的秋意。词写至此,很自然地由景入情。词人那不谐于俗的性格在火红秋色的映衬下,显得极鲜活感人。而漫山红叶,又使词人简陋的隐居之所平添了几分热闹,热闹之景的渲染反衬,更增添了词人的孤傲不群的品性。上片短短四句,描写了隐居之所的环境,流溢出词人摈弃世事的情怀,可谓是词情画意融为一体。
上片重在写景,以景显情,下片则重在写人,重在抒情,并使从上片就显现的傲岸情怀得到进一步升华。“影乱夕阳楚舞,声翻夜月吴讴”,这是词人向读者托出的一个在夕阳下独舞,在月夜中高歌、超然物外的自我形象。“楚舞”“吴讴”泛指江南的轻歌曼舞,李白《书情赠蔡舍人雄》诗云:“楚舞醉碧云,吴歌断清猿。”可见这种歌舞的感人魅力。而词中,跳出的楚舞是“影乱”,唱出的吴讴是“声翻”,其舞其歌虽不是沿袭固有的程式,却足以自娱自乐,表现了不愿拘于俗、只求快于心的随意感,同时也暗示出词人不为外物所累的超然品性。
隐逸山林,无拘无束,不为已成历史的旧王朝悲悲怨怨,不因异族统治的新王朝战战兢兢,这在明清易代之际充满民族斗争高压的乱世,恐怕是唯一能令正直的士人姑且一试的事。结尾“山中布褐傲王侯,自举一觞称寿”正体现了词人的这种避开亡国深痛寻求隐逸乐趣的心情。“布褐”借指自己隐居山林的平民身份,因为自己是一个平民,无忧无愁,无牵无挂,可以傲视那些富贵场中的王侯,可以享其天年,自祝长寿,这既使词人那种潇洒超脱的情怀展露无遗,照应了前面两句,又是呼应上片,把全词的傲然自乐的情致推至高潮。
《西江月·新结临溪水栈》这首词的题材内容在古典诗词中是常见的,但词人能以画笔出之,于简朴之中见绚丽,平易之中见清俊,洒脱之中见凝重,不失为一首耐读的小词。龚贤词以抒写“剩水残山更可怜”的家国之感为多,此词虽未直写此类情绪,但那种孤傲的人格精神却是一脉相承的,并且隐逸自古就是与消极反抗暴政相联系的,桃花源中人是“避秦”,此词实际上也是“避清”之作。
作者简介
参考资料
- [1]王自周,白雪梅选注.西江月.北京.东方出版社.2001.01.第82-83页
- [2]冯亦同编著.南京历代经典诗词.南京.南京出版社.2016.09.第134页
- [3]贺新辉主编.全清词鉴赏辞典.北京.中国妇女出版社.1996.12.第145-146页
- [4]钱仲联撰写.元明清词鉴赏辞典:新一版.上海辞书出版社.2017.第441-44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