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水文光动,抽空绿影春。

露华生笋径,苔色拂霜根。

织可承香汗,裁堪钓锦鳞。

三梁曾入用,一节奉王孙。

复制 复制
朗读 朗读

作品简介

《竹》是唐代诗人李贺所作的一首五言律诗。此诗借竹自比。前四句摹写竹之形状,写出了竹子的劲直潇洒,也写出了环境的幽雅迷人;后四句换一种笔法,描写竹子的功用,并寄寓了作者的感慨,抒发了作者的怀抱与希望。全诗色彩鲜明,形象生动,语言含蓄隽永。

译文注释

译文

逐句全文

入水(1)文光(2)动,抽空(3)绿影春。

映入水中,纹光闪动,当空抽长,绿影增春。

露华(4)(5)笋径(6),苔色(7)霜根(8)

晶莹的露珠点缀笋径,苍翠的苔藓满布竹根。

织可承香汗(9),裁堪钓锦鳞(10)

剖竹织竹承藉美人香汗,制成渔竿能够钓起锦鳞。

三梁(11)曾入用,一节奉王孙(12)

为了制作三梁冠,一节竹子也被奉敬给王孙。

注释

(1)入水:指竹竿倒映水中。

(2)文光:指波纹泛起的波纹。

(3)抽空:形容竹节当空劲直挺拔生长的状态。

(4)露华:露花。

(5)生:一作“垂”。

(6)笋径:长着竹子嫩芽的小径。

(7)拂:一作“伏”。

(8)霜根:竹根表面有白粉,似霜。

(9)香汗:代指美人。

(10)锦鳞:代指鱼。

(11)三梁:古代公侯所服之冠。梁,古人帽子里面硬的横衬,用竹制成。汉唐冠帽有五梁、三梁、两梁的制度。王琦《李长吉歌诗汇解》引徐广《舆服志杂注》:“天子杂服,介帻五梁进贤冠,太子诸王三梁进贤冠。”李贺是“王孙”,故自谓用三梁。

(12)一节奉王孙:前人或以为用赵襄子事。《史记·赵世家》云:“襄子奔晋阳,原过从,后至于王泽,见三人,自带以上可见,自带以下不可见。与原过竹二节,莫通。曰:‘为我以是遗赵无恤。’原过既至,以告襄子。襄子齐三日,亲自剖竹,有朱书。”

创作背景

此诗艺术不甚成熟,诗人对未来充满憧憬,可知当为李贺早期的作品,可能作于贞元(唐德宗年号,785~805年)末年李贺居昌谷(在今河南省宜阳县西南)。

文学赏析

《竹》这是一首吟咏竹子的五言律诗,但它与一般泛咏景物之作不同,名为咏竹而实有所指,意在托物言志,以竹之劲节挺秀,抒写一己之宏愿。

诗的前四句摹写竹之形状,但写的角度却极富于变化:一、二句一俯一仰,一是下写竹子入水之态,一是上写竹笋抽空之影,这是直接写竹;三、四句写笋径露华、霜根苔色、是以露、苔衬竹,是间接写竹。但是不管是直接写还是间接写,都并非出于悬空虚拟,而是实实在在的情景和境地,是诗人置身其间的观察、摹写。他低头看见了水中的文竹,微光摇曳,斑驳可爱;抬头望见了绿色的竹影,竹影凌空而上,充溢着春天的勃勃生机。这似乎是一个清新的早晨,诗人从竹林掩映的小路走过,竹笋上还挂着亮晶晶的露珠儿,带着粉霜的竹根也快要被青青的苔藓遮盖了。境地非常幽雅,翠竹十分可爱。这是诗人所熟悉的故里土地上的竹林。据河南宜阳县委宣传部《李贺故里调查》报告上说,“今昌谷村名虽无”,但这一带的村子大都“绿竹成园,较大之竹园即有一百多亩”(转引自钱仲联《李贺年谱会笺》),由此可以想见当地竹林盛况。李贺自己也在诗中多次提到它:“舍南有竹堪书字”(《南园十三首》)、“竹香满凄寂,粉节涂生翠。……竹薮添堕简,石矶引钩饵。……柳缀长缥带,篁掉短笛吹。”(《昌谷诗》)而且,除了这首《竹》诗外,还有一组诗——《昌谷北园新笋四首》——专咏故里之竹,其中一首云:“斫取青光写楚辞,腻香春粉黑离离。无情有恨何人见?露压烟啼千万枝。”这都可以证明这首《竹》诗所吟咏的为昌谷之竹无疑,因为在这里,李贺才更可能如此从容安闲地去欣赏它。“抽空”,也就是《昌谷北园新笋四首》诗中所说的“更容一夜抽千尺”或“笛管新篁拔玉青”之状态。“霜根”,并非竹根上真的有霜,而是指竹根上结的白色粉末,有如寒霜,即《昌谷北园新笋四首》里“腻香春粉黑离离”的“春粉”。这四句诗不但写出了竹子的劲直潇洒,也写出了环境的幽雅迷人。

诗的后四句又换了一种笔法,写竹子的功用,并寄寓感慨。竹子编织为席,可以承接香汗;斫裁成竹竿,可以用来钓鱼(“锦鳞”)。但这些还只是普普通通的用途,算不得奇特,最值得夸耀的是竹子曾被朝廷采用,所装饰的三梁冠可以为王侯所戴。《周书》载:“成王将加玄服,周公使人来零陵取文竹为冠。”《舆服志杂注》:“天子五梁进贤冠,太子、诸王三梁进贤冠。”这似为此诗末二句之所本。很显然诗人是有所寄兴的。竹子那潇洒的风度、劲直的气节,竹子的被重用,这些不禁令诗人歆羡和感慨。诗人怀不世之才,常有济世报国之心,但终其一生,始终是郁郁不得志,虽曾官奉礼郎,但位不过从九品上,掌君臣版位,以奉朝会祭祀之礼,亦不过是“臣妾气态间,惟欲承箕帚”而已,终无能为。其情其志,于诗中时时可见,所以于吟物之中很自然地连类而及。

李贺之诗,虽然笼统地说,其光怪陆离、虚荒诞幻,是深得楚骚之真传,但细致说来,又有所区别,大抵长篇歌行,近于楚骚和汉魏乐府歌诗,而五言律绝,则更类似于齐梁间诗,显得明艳浓丽。此诗亦是如此,尤其是五、六句,活脱脱齐梁口吻。但李贺此诗并不止于咏物,而是将自己的情志编织于其中,因此与齐梁诗那种无聊至极的香艳软媚不同。

作者简介

李贺

李贺(诗鬼)

唐代浪漫主义诗人

李贺(790—816),字长吉,福昌(今河南宜阳西)人。唐皇室远支,家世早已没落,生活困顿,仕途偃蹇。曾官奉礼郎。有“诗鬼”之称,是继屈原、李白之后又一位颇享盛誉的浪漫主义诗人。与诗仙李白、李商隐称为“唐代三李”,后世称李昌谷。《全唐诗》存诗5卷。有《昌谷集》。

参考资料

  • [1]冯浩非 徐传武.李贺诗选译.成都.巴蜀书社.1991.7-8
  • [2]闵泽平.李贺全集汇校汇注汇评.武汉.崇文书局.2015.4-5
  • [3]彭定求 等.全唐诗(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9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