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沟

芦沟南望尽尘埃,木脱霜寒大漠开。

天海诗情驴背得,关山秋色雨中来。

茫茫阅世无成局,碌碌因人是废才。

往日英雄呼不起,放歌空吊古金台。

复制 复制

作品简介

《芦沟》是清代诗人张问陶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诗首联描绘芦沟远眺景象,气象阔大;颔联写关山秋色,令人顿生诗情;颈联感叹人世茫茫,功业难成;尾联凭吊古人,大有空绝古今,壮怀激烈之概。全诗气势阔大,格调沉雄。

译文注释

译文

逐句全文

芦沟南望尽尘埃,木脱(1)霜寒大漠(2)开。

我站在芦沟桥往南远望但见滚滚尘埃,秋冷霜重木落风寒惟有一片大漠涌来。

天海诗情驴背得(3),关山秋色雨中来。

骑在瘦弱的驴背寻求天海浓郁的诗情,只见秋雨潇潇为关山的秋色增添异彩。

茫茫(4)世无成局,碌碌因人(5)是废才。

尘海茫茫,慨然长叹一事难成,庸人碌碌,触目堪悲尽是废才。

往日英雄呼不起,放歌空吊古金台(6)

再也呼不回往日的英雄,我空自放歌,面对着这古今高台。

注释

(1)木脱:树叶脱落。

(2)大漠:泛指北方广阔的平原与沙漠。

(3)驴背得:据《全唐诗话》载:唐郑綮善为诗,他任宰相时,有人问他近来有无新作,他说:“吾诗思在灞桥风雪中驴背上。”即为此句之本。

(4)阅:经历世事。

(5)碌碌因人:碌碌:平庸。因人:依附于人。

(6)金台:即黄金台,故址在河北省东南,相传为旧战国时燕昭王所筑,曾置千金于上,以招揽天下贤士。

创作背景

清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当时诗人只有二十岁,他告别了江汉的家人,长途跋涉到北京应试,以实现建功立业的理想,《芦沟》这首诗即是诗人路过芦沟桥时有感而作。

文学赏析

《芦沟》诗的首联写芦沟秋色,大有“天苍苍,野茫茫”之势。诗人抓住深秋时节的时令特征,着力渲染了北方秋景的空旷和萧索。从空间上来说,芦沟南望,尘埃滚滚,一片透茫,北方的旷野显得特别开阔空旷。在这空阔无边的大自然面前,个人又显得多么渺小,微不足道。但渺小的个人存在也自有它的价值,必须努力实现,否则就会在大自然中无声无息地消失。这两句很有曹操《观沧海》的意境,隐含着诗人的存在意识。从时间上来看,时令已是深秋,霜寒气冷,树叶脱落,一片萧索。严酷的自然环境象征着诗人所处的冷漠的社会环境。正像前者可以摧折大自然的活力和生机样,后者也会扼杀人的生存价值。这幅空廓廖落的秋色图展示了诗人开阔的眼界。

颔联写关山中的风雨秋色引发了诗人的诗兴,诗人触景生情,诗思骤来。“天海诗情驴背得”,引用了《全唐诗话》中的典故。这一联是首联与颈联之间的过渡,是写景与抒情之间的转接。

颈联,诗人触景生情,直抒胸臆。前一句诗人慨叹良时蹉跎,功业未建,饱含着诗人怀才不遇的忧愤。后一句抒发了不愿作碌碌庸人的壮志,反映了诗人建功立业的渴望。这一联的抒情紧紧扣含了首联的写景,“木脱霜寒”的秋色正契合了诗人“人生在世不得意”的身世凄凉之感;而原野的开阔空旷又正衬托出诗人志向的高远和抱负的宏大;旷达而悲凉的秋景正应合了诗人豪迈而凄凉的心境。

尾联将颈联里表露的感情推向了高潮,借古事进一步抒发了自己生不逢时而又企望迫举英雄建功立业的情怀。如果说颈联是触景生情的话,那么这一联则是因事抒情了。诗人凭吊古代的黄金台,想起好贤的君主和因之脱颖而出的英雄。往日的英雄郭隗、乐毅之辈已经成了古人,自己再也不能与之同道;而燕昭王那样好贤的君主也不能复出,自己再也不能欣受其惠。诗人呼唤的是长眠九泉的古人,燃烧的却是心肝欲碎的诗人自己。这是生不逢时的志士的悲歌,表现了自己引古代英雄为同道的雄心,同时也隐含了对不识贤才的统治者的不满和讥讽。

《芦沟》这首诗在辽阔的时空中展开诗思,背景深远阔大,气势豪迈强健,具有迫切的现实感和深刻的历史感。诗歌从写景入手,接着触景生情直陈悲慨,手法富于变化,结构轻倩灵活,诗人把抒情与写景合为体,把怀古与述怀融为一炉,从而把北方雄浑壮阔的原野、萧索荒凉的秋色和凭吊者的慷慨悲歌,以诗意交融在一起,浑然一体,毫不枝蔓,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作者简介

张问陶

张问陶

清代诗人、诗论家、书画家

张问陶(1764—1814),字仲冶,号船山,四川遂宁人。此外还有老船、宝莲亭主、蜀山老猿、群仙之不欲升天者、药庵退守等别号,散见于书画印章。是清朝乾嘉年间著名诗人、书画家,所为诗专主性灵,独出新意,如神龙变化不可端倪,为清代性灵派中坚。为官清廉,爱民如子,恃才傲上,强悍不屈,因与上官龃龉,郁郁不自得,仅任上一年零三个月,即称病辞官,侨寓苏州虎丘。一生游历天下,诗作5000余首,现存诗歌3500余首,被誉为“清代蜀中第一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