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桑子·而今才道当时错

而今才道当时错,心绪凄迷。红泪偷垂,满眼春风百事非。

情知此后来无计,强说欢期。一别如斯,落尽梨花月又西。

复制 复制
朗读 朗读

作品简介

《采桑子·而今才道当时错》是清代词人纳兰性德所写的一首词,该词上片描写自己与表妹之间只是一种错,抒发了自己凄迷的心情。下片开始写无可奈何的心境,表达了词人内心的无奈之情。全词以懊恼之意写分离之苦,语少而意足,辞新而情悲,有跌宕摇曳之姿。

译文注释

译文

逐句全文

而今才道(2)当时错,心绪凄迷(3)红泪(4)偷垂,满眼春风百事非。

现在才知道那时我错了,心中凄凉迷乱,眼泪默默落下,满眼看到的都是春风,事物却非于从前。

情知此后来无计(5),强说欢期(6)。一别如斯,落尽梨花月又西。

明知此次分别之后再无相见的机会,还是勉强约定将来相会的日期。像这样一别,一待梨花落尽,月亮又会悬系在西天。

注释

(1)采桑子:又名丑奴儿、罗敷媚等。双调四十四字,上下片各四句三平韵。

(2)才道:才知道。

(3)凄迷:凄凉迷乱。

(4)红泪:指美人的眼泪。

(5)无计:无法。

(6)欢期:佳期,指二人重会相守之期。

创作背景

《采桑子·而今才道当时错》该词具体创作年份未知。自从纳兰的表妹进宫之后,词人便对她怀念不已。几年之后,在某一个春光明媚、心情本该最好的日子,痛定思痛,突然发现这场思念或许就不该开始,即便开始也本该早早结束。在悔悟之后,当初的情景再次浮现眼前,容若心中还是有着挥之不去的无限惆怅,于是词人写下了这首词来表达自己内心的惆怅与思念。

也有资料称该词是词人为爱人沈宛所作,旨在表达自己内心的爱人的思念之情。

文学赏析

在容若的词里,这种幸福与忧伤相得益彰的表现形式十分多见,而这首《采桑子》更是将这种形式运用得出神入化。几个词语的铺陈,看上去犹如一幅水墨丹青,清爽宜人,但细细品味,却又能品出其中意向堆砌出的情怀。

“而今才道当时错,心绪凄迷。”有一种美,就在于语言的歧义,“心绪凄迷”是这首词抒情的重心。这里的“心绪凄迷”,正是由上面的“错”而引发出来,但而今才明白的“当时错”,究竟是当初不应相识,还是当初不该从相识而走得更近,或是当时应该牢牢把握住机会、不放你离去,作者所谓的“错”是什么词中并未交待清楚,也不需要交待清楚,这个空间是留给读者自己想像的,读者不应该侵占、剥夺,也不能够侵占、剥夺。

“红泪偷垂,满眼春风百事非。”设想那个女子正在偷偷垂泪,这里似乎是一个错位的修辞,要说“百事非”,应该搭配“满眼秋风”才是,但春风满眼,春愁宛转,由生之美丽而感受死之凄凉,在繁花似锦的春景里独会百事皆非的悲怀,尤为痛楚。此刻的春风和多年前的春风并没什么两样,而此刻的心情却早已步入秋天。

“情知此后来无计,强说欢期。”“强说”一词让这份期待中的欢期变得难以预见,明明知道再也不会有见面的机会了,但还是强自编织着谎言,约定将来的会面。那一别真成永诀,此时此刻,欲哭无泪,欲诉无言。

“一别如斯,落尽梨花月又西”。风动梨花、淡烟软月中,翩翩归来的,是佳人的一点幽香,化作梨花落入手心。情语写到尽处,以景语来作结:以景语的“客观风月”来昭示情语的“主观风月”,这既是词人的修辞,也是情人的无奈。正是那无限愁怀说不得,却道天凉好个秋。

容若几笔淡淡的勾勒,令整首词跃然纸上。这些千古名句如同一轮圆月,在漆黑的夜里闪着清冷的光芒。

作者简介

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

清代词人,清词三大家之一

纳兰性德(1655—1685),字容若,号楞伽山人,大学士明珠长子。出生于满州正黄旗。自幼天资聪颖,18岁考中举人。公元1676年中进士,授乾清门三等侍卫,后循迁至一等。诗文均很出色,尤以词作杰出,著称于世。曾把自己的词作编选成集,名为《侧帽集》,后更名为《饮水词》。

参考资料

  • [1]聂小晴编著.纳兰词:中国华侨出版社,2013.01:第1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