摸鱼儿·谢邻女韩西馈食
喜初晴、晚霞西现,寒山烟外青浅。苔纹乾处容香履,尖印紫泥犹软。人语乱。忙去倚、柴扉空负深深愿。相思一线。向新月搓圆,穿愁贯恨,珠泪总成串。
黄昏后,残热谁怜细喘。小窗风射如箭。春红秋白无情艳,一朵似侬难选。重见远。听说道、伤心已受殷勤饯。斜阳刺眼。休更望天涯,天涯只是,几片冷云展。
作品简介
《摸鱼儿·谢邻女韩西馈食》是清代词人贺双卿所创作的一首词,此词的上片写韩西前来馈食,通过景物描写来烘托见到韩西时的喜悦心情,但这次愉快的见面极为匆忙和短暂,双卿在感激之余又添愧疚;下片写对韩西的感念,双卿身染疟疾,而无人关问,所以韩西的一片殷勤实在是一份莫大的安慰。此词没有典故,没有藻饰,纯为白描手法,而真挚情感,警策语句,感人肺腑。
译文注释
译文
喜初晴、晚霞西现,寒山烟外青浅。苔纹乾处容香履(2),尖(3)印紫泥(4)犹软。人语乱。忙去倚、柴扉空负深深愿。相思一线。向新月搓圆,穿愁贯恨,珠泪总成串。
整天都是阴沉沉的,直到傍晚才放晴,西边天空现出晚霞,四周青山在云霞雾霭笼罩下颜色深浅各异。恍惚中,似觉在傍晚时分,韩西踩着长满苔藓的泥泞的小径,她的尖尖的小脚还不时陷在紫色的软泥中。只听到一阵嘈杂的人声,我急忙起身,靠着柴草门,眼看韩西离去,白白辜负了她对我的一片深情厚意。相思的情怀就象扯不断的丝线。抛向一弯新月,我要把它搓圆,这条祉不断的相思情线,贯穿我们无边的愁思和遗憾,这些离愁别恨又汇成一串串泪珠倾泻而下。
黄昏后,残热谁怜细喘。小窗风射如箭。春红秋白无情艳,一朵似侬(5)难选。重见远。听说道、伤心已受殷勤(6)饯(7)。斜阳刺眼。休更望天涯,天涯只是,几片冷云展。
黄昏过后,热潮渐退,余热未消,气促细喘,有谁来怜恤我呢?从小窗吹来的朔风如冷箭刺骨。不论是春天的花还是秋天的花,那些红色、白色都艳丽光彩,贺双卿无法与她们中的任何一朵相比,只能独自憔悴。再相见的时日太遥远了,听家人说已经收下你一片诚意送来的宴饯,这使我更加伤感。韩西馈食归去时,当时已是斜阳余晖刺眼的黄昏。不要再天涯望归人了吧?天际边不过是几片缓缓移动的冷云,阻隔了我的视线。
注释
(1)摸鱼儿:唐玄宗时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名。双调,一百十六字。仄韵,上片六韵, 下片七韵。上片第四、下片第五韵,定十字须一气贯注,有作上三、下七,亦有以一字领四言一句,五言一句者。双结倒数第三句第一字皆领格,宜用去声。此调又名《摸鱼子》《陂塘柳》等。
(2)香履:指女子的绣鞋。
(3)尖:指鞋尖。
(4)紫泥:此处指泥。
(5)侬:你。
(6)殷勤:情深意厚。借指礼物。
(7)饯:送。
创作背景
《摸鱼儿·谢邻女韩西馈食》此词大约作于雍正十一年(1733年)十二月初八日。史震林将整束离绡山返原籍,准备明年北游,劝慰贺双卿自珍重,言此行定使双卿名满天下。适逢双卿的女友韩西新嫁回娘家,在返夫家前父母为她饯行,韩西邀双卿来家作客。双卿因疟疾仍在发作,不能前往。韩西特意分食给双卿,并亲自送到她家。双卿感动泣下,写下这首词。
文学赏析
上片开端三句写寒冬晚晴之时,下接“苔纹”二句,写韩西来探望她留下的足迹犹在。听到“人语乱”,以为韩西又来问病,但“倚柴扉”等待,好友没有来。她倚门对月盼望韩西,四句语意绝妙。她思念知己之情,像一缕“穿愁贯恨”的线,对着新月,簌簌珠泪穿成一串。在这令人伤感的一刻,她用了一个无比珍贵,而又无比凄美的比喻:所有的眼泪,都可以用思念的丝线串起来,可以搓成人世间完美的弧形,抛向天际,弥补那上弦新月的残缺,贺双卿泪眼模糊,而月亮亦在她的泪光中模糊,她用她的思念,用她的眼泪,使得新月变成了圆月。上片在美好的晚霞中开始,又在惆怅的新月中结束。
下片写作者自己疟疾发作,破屋小窗不能蔽风,像箭似的射进,使她病体更受寒风的摧残。下接比喻奇妙:窗外的花枝,虽亦禁风受寒,但“似侬难选”,哪一朵也不像她这样憔悴。“重见远”以下俱言韩西将远去,家人已为饯别,此后思念知友更为伤心。结尾“休更望天涯”二句,写出她怅望天涯,无可奈何的情感。
《摸鱼儿·谢邻女韩西馈食》这首词的比喻较为独特,无论是用眼泪补全新月,还是小窗风射如箭,都有非常清奇的想象和意境情感;亦非常缠绵悱侧。另外值得关注的是,整首词想象与现实水乳交融,无法区分。韩西的来去,贺双卿只是听说,然而她用自已细腻的想象,勾勒出了现实的情境,并且,随着情绪的流动,双卿不断修正自己的想象。所以,一开始令人喜悦的晚霞,后来变得刺眼;一开始是柔和的青山,后来却变成冷冷的天涯。这种不断变化的想象,也暗示着时间的流淌,暗示着时间流淌之中女词人丰富的内心变化。
作者简介
参考资料
- [1]杜芳琴著. 贺双卿集[M]. 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3,51-53.
- [2]赵雪沛选注. 倦倚碧罗裙 明清女性词选[M].北京 :人民文学出版社,2013,221.
- [3]林瀛 曲宗瑜主编. 新编简明古典文学辞典[M]. 北京:对外贸易教育出版社,1989,4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