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三子

夫妇死同穴,父子贫贱离。

天下宁有此,昔闻今见之。

母前三子后,熟视不得追。

嗟乎胡不仁,使我至于斯。

有女初束发,已知生离悲。

枕我不肯起,畏我从此辞。

大儿学语言,拜揖未胜衣。

唤耶我欲去,此语那可思。

小儿襁褓间,抱负有母慈。

汝哭犹在耳,我怀人得知。

复制 复制

作品简介

《别三子》是宋代诗人陈师道所作的一首五言古诗,收录于《后山先生集》中。诗人用朴实无华的语言,刻画了分别之时三个孩子的不同状况以及诗人的感受。诗中刻画描写、叙述与感慨虽然简短,但至深的骨肉之情含蓄其中,语短情长,感人肺腑。

译文注释

译文

逐句全文

夫妇死同穴(1),父子贫贱离。

夫妻到死才能同葬一墓穴,父子生活贫困不得不分离。

天下宁有此(2),昔闻今见之。

天下难道真有这种伤心事?过去只听说今天亲眼见到。

母前三子后,熟视不得追(3)

母亲在前三个子女跟在后,眼望着他们却不能去追随。

嗟乎胡不仁(4),使我至于斯(5)

可叹老天为何这样不仁慈,使我走到这步悲惨的田地!

有女初束发(6),已知生离悲。

有个女儿刚刚束发成儿童,已懂得人间生离死别之悲。

枕我(7)不肯起,畏我从此辞。

躺在我怀里总也不肯起来,害怕我从此永远离开他们。

大儿学语言,拜揖未胜衣(8)

大儿咿咿哑哑刚学会说话,还不能穿衣不会行礼作揖。

唤耶我欲去,此语那可思。

叫一声“爹呀,我就要走啦”,这话听起来实在令人痛心。

小儿襁褓(9)间,抱负有母慈(10)

小的这男孩还在襁褓之中,有慈母抱在怀中形影不离。

汝哭犹在耳,我怀人得知(11)

你的哭声还萦绕在爹耳中,我心里的悲痛世人谁能知道?

注释

(1)死同穴:死后同葬墓穴,意谓只有死后才能在一起。

(2)宁有此:难道有这种夫妇父子不能相保的事?

(3)熟视不得追:熟视:久久凝视。不得追:不能追回。

(4)胡不仁:意谓老天为何这样无情。

(5)至于斯:沦落到这种境况。

(6)束发:古代男孩成童时束发为髻,故以束发为成童的代称,一般指十五岁以上。这里指女儿刚刚十五岁。

(7)枕我:意为拉着我。

(8)拜揖未胜衣:拜揖:叩头作揖。未胜衣:不能穿戴成人的衣冠,意谓年纪幼小。

(9)襁褓:背负小儿所用的布兜。

(10)抱负有母慈:有慈爱的母亲背抱。

(11)我怀人得知:我的心情谁能知道?

创作背景

宋神宗元丰七年(1084年),陈师道的岳父,山东东平人郭概由朝清郎调任提点成都府路州狄。由于他生活贫困,无力赡养家室,于是便让他的妻子和一女二子随外祖父入川就养,自己则留下来侍奉老母。《别三子》这首诗便是陈师道在临别时为表达不忍离别的悲痛之情所作。

文学赏析

《别三子》一诗描写一家人迫于贫贱,父亲和子女分离时的惨景。第一句“夫妇死同穴”不能从字面上理解。《诗经》有“谷则异室,死则同穴”之句,这里字面用第二句,而意义则用第一句,才能和下一句“父子贫贱离”意义连接,并且与第四句“昔闻今见之”互为呼应。从第五句到诗的结尾,都是写的母别三子的情景:母亲在前,三子在后,呆呆地看着母亲又不敢追上去,写出无限的辛酸。第八句中的“我”字指诗人陈师道,作为父亲,却要使一家人分居两处,真是极人生的惨事。以下分写三个子女:有女初束发,已知生离悲;枕我不肯起,畏我从此辞。大儿学语言,拜揖未胜衣;唤“爷我欲去!”此语那可思!小儿襁褓间,抱负有母慈;汝哭犹在耳,我怀人得知!

《别三子》全诗共二十句,分为两个部分。前八句总叙离情,抒写自己因家境贫贱,不得已忍痛与亲爱的夫人和三个年幼的子女分别,同时也表达了对上天不仁、世道不公的悲愤。后十二句分句描述三位子女临别时的情态,揭示诗人内心的无限伤痛。在这首诗中,诗人着力抒写夫妇、父子的离别痛苦,语言平淡质朴,情真意挚,细节真实,生离死别的惨痛情状如在目前,体现了他“宁拙无巧,宁朴无华”的诗歌风格。

作者简介

陈师道

陈师道

北宋时期大臣、文学家

陈师道(1053—1101),字履常,一字无己,号后山居士,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家境困窘。早年学文于曾巩,绝意仕进。元祐(1086-1094)初期,因苏轼等人举荐,任徐州教授。后任太学博士、秘书省正字等职。诗学杜甫,苦心锤炼,质朴苍老,深受黄庭坚推重。为江西诗派代表性作家,常与苏轼、黄庭坚等唱和。有《后山先生集》、《后山谈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