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河·金陵怀古次美成韵
龙虎地,繁华六代犹记。红衣落尽,只洲前,一双鹭起,秦淮日夜向东流,澄江如练无际。
白门外,枯杙倚,楼船朽橛难系。石头城坏,有燕子衔泥故垒。倡家犹唱后庭花,清商子夜流水。
卖花声过春满市,闹红楼,烟月千里。春色岂关人世。野棠无主,流莺成对,街入临春故宫里。
作品简介
《西河·金陵怀古次美成韵》是明末清初文学家彭孙贻依照宋代词人周邦彦《西河·金陵怀古》原韵所作的词。上阕总述金陵繁华已成往事的萧条凄凉;中阕重点描写军事要冲石头城被清军攻陷的惨淡情状;下阕则由流莺飞入故宫里的眼前春色引起明朝灭亡、江山易主的无限伤感。全词先扬后抑,借景抒情,含蓄委婉,表达了词人心中的家国之恨。
译文注释
译文
龙虎地(3),繁华六代(4)犹记。红衣(5)落尽,只洲前,一双鹭起(6),秦淮(7)日夜向东流,澄江如练无际。
古老的金陵啊自古以来就是龙争虎斗之地,繁华的六代往事如今依然令人难以忘记。鲜艳的荷花已凋零落尽,白鹭洲前一双白鹭飞起,秦淮河啊日日夜夜默默地向东流去,澄澈空明的长江像一条白练一望无际。
白门(8)外,枯杙(9)倚,楼船朽橛(10)难系。石头城(11)坏,有燕子衔泥故垒。倡家(12)犹唱后庭花(13),清商(14)子夜(15)流水。
白下门外朽木倒倚,朽折的木橛上再难把船缆拴系。石头城已经残破不堪,春燕正在衔着泥土筑巢于故垒。歌女还在唱着《玉树后庭花》遗曲,《清商曲》《子夜歌》歌声如行云流水。
卖花声过春满市,闹红楼,烟月千里。春色岂关人世。野棠无主(16),流莺成对,街入临春(17)故宫里。
卖花声过后春满街市,喧闹的红楼上烟光月色弥漫千里。无情的春色啊,不管人世的盛衰兴废。野外野棠花零落纷纷,双双流莺把花片衔入临春阁故宫里。
注释
(1)西河:词牌名,又名西河慢、西湖等。三叠,一百零五字。
(2)次美成韵:依照宋代词人周邦彦《西河·金陵怀古》的韵和用韵的次序来和诗。美成,宋代词人周邦彦,字美成。
(3)龙虎地:龙盘虎踞之地,指金陵地势险要。
(4)六代:即吴、东晋、宋、齐、梁、陈六朝。
(5)红衣:指荷花。
(6)鹭起:白鹭飞起。
(7)秦淮:河名,在南京。
(8)白门:金陵城门,即白下门。
(9)杙:小木桩,用以系船。
(10)橛:短木桩。
(11)石头城:故址在今南京清凉山。
(12)倡家:指阁楼妓院。
(13)后庭花:曲名,即《玉树后庭花》,南朝陈后主所作,乃亡国之音。
(14)清商:商调曲。一说指乐府《清商曲》。
(15)子夜:夜半子时。一说指晋曲《子夜歌》。
(16)无主:自生自灭,无人照管和玩赏。
(17)临春:阁名,陈后主为自己荒淫无度的生活建造的三阁(临春、结绮、望仙)之一。这里借指明宫。
创作背景
作者彭孙贻是明朝遗民,明亡后耿介守节,痛于父殉国难,终身未仕清朝。《西河·金陵怀古次美成韵》此词大约是作者于明室倾覆(1644)之后游金陵所作。
文学赏析
《西河》属三叠慢词,是作者的一首和作。它抒发了明清易代以后,作者出自内心的黍离之悲、亡国之恨。
上段总写号称六代豪华的金陵古城已经破败不堪,念昔日之盛叹今日之衰,为全首词定下了沉痛哀伤的基调。
首句起笔擒题,仅一个三字句“龙虎地”,即以诸葛亮的赞语“钟阜龙盘,石城虎踞”突出古城金陵乃位居险要、气象万千之地。“六代繁华犹记”。这是对古城过去的繁华作空自回顾。历史上有六个朝代皆在金陵建都,曾出现那些帝王统治下的繁华景象,故称六代繁华,可是如今词人眼下的金陵城已“红衣落尽,只洲前、一双鹭起”了,当年六朝弦歌妙舞的盛况今已不复存在。末了,“秦淮日夜向东流,澄江如练无际”。承上句写秦淮水东流,长江练无际,将当时金陵萧条冷落所引起的伤感进一步泼露笔端。犹如李后主词“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的伤怀哀怨之声,带来以“流水落花春去也(《浪淘沙令·帘外雨潺潺》)”的沉痛感觉。
《西河·金陵怀古次美成韵》全词中段,进一步写今日古城荒芜败落的景象,可谓词人情绪的铺展和延伸,伏而后起。
“白门外,枯杙倚”。首先一笔,绘出金陵城多为东倒西歪的断木残桩。仅此一物“枯杙”,就突出了古城的败落萧条。用笔之精,可见一斑。继而“楼船朽橛难系”,比之于周邦彦词作中的同韵同句——“断崖树,犹倒倚,莫愁艇子曾系”,无论写景抒情均有过之而无不及。加上“石头城坏,有燕子,衔泥故垒”一句,整个金陵已是满身疮痍、处处狼藉,破败不堪了。昔之六朝胜地,雄称盘龙卧虎的名城,今已沦为楼舫战船难系、城堡垒窝的亡都,其亡国之痛全然溢于词中。而末句“倡家犹唱后庭花,清商子夜流水”,这是作者感情的崛起。这里,词人将晚唐杜牧的政治讽刺诗《泊秦淮》中的“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糅进自己的词中,对不知亡国之痛、陷于靡靡之音、过着纸醉金迷生活人们表示了无比的激愤。
全词末段,首句“卖花声过春满市,闹红楼,烟月千里”,写古城沦亡以后种虚假的繁荣。紧随一句“春色岂关人世”,道出了虚假繁荣的端倪:春色岁岁虽然有,与人世变幻却无干系。春色掩饰不了古城沦丧以后的惨状。最后“任野棠无主,流莺成对,衔入临春故宫里”,这是作者用陈后主“临春阁”典故作结。词人写野棠无主花散落,为流莺衔入“临春”里,运用想像借南朝陈后主这个亡国之君的败迹,隐含哀而鉴之的嗟叹。
纵观全词,作者没有直抒胸臆,而是通过写景抒发感情,即写古城破败景象抒发亡国之恨。因为作者毕竟不是李后主和陈后主,荒淫误国哀伤得直不起腰来;他痛父殉于国难,能终身不仕新朝,所以,一种幽怨交加之情、哀而鉴之之心表现在词中,可谓为有一定思想深度的和作。
作者简介
参考资料
- [1]郭彦全编著.历代词今译:中国书店,2000.1:564
- [2]唐圭璋.历代爱国词选:广东人民出版社,1989.09:394
- [3]周笃文编著.豪放词典评:辽宁教育出版社,2009.02:118
- [4]王紫微编著.古代怀古诗词三百首: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14.09:251
- [5]北京师联教育科学研究所编.古典诗歌基本解读 古诗观止 16 明诗词观止 (下册):人民武警出版社,2002.1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