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江仙·四海十年兵不解

四海十年兵不解,胡尘直到江城。岁华销尽客心惊。疏髯浑似雪,衰涕欲生冰。

送老齑盐何处是,我缘应在吴兴。故人相望若为情。别愁深夜雨,孤影小窗灯。

复制 复制
朗读 朗读

作品简介

《临江仙·四海十年兵不解》是南宋词人陈克所作的一首忧念时势、感叹迟暮的爱国寻归之词,收录于《赤城词》中。词的上片强烈地抒发了词人老骥伏枥、壮志不已的爱国情怀;词的下片描写词人对自己归宿的寻找。这首词抒发了作者面对国家的危亡痛心疾首,而又力不从心,无可奈何的悲凉情绪,又抒发了对友人的眷恋。全词悲慨沉郁,满腔忠愤溢于言表,感情真挚。

译文注释

译文

逐句全文

四海十年兵不解(1)胡尘(2)直到江城(3)。岁华销尽(4)心惊。疏髯(5)(6)似雪,衰涕欲生冰。

十年了,国家的兵祸还是没有尽头。金人的侵略,前几年都已经深入到南京了。我客居在他乡的日子已经很久,年华已经老去,一想起这,我就心中黯然。我这一把稀疏的胡子,已经变得雪一样白了,枯涩的泪水,也是像冰一样的冷。

送老齑盐(7)何处是,我缘应在吴兴(8)故人(9)相望若为情(10)。别愁深夜雨,孤影小窗灯。

哪里该是我隐居的地方?我想应该去昊兴吧,可是,又怕这里的朋友们思念我。到那时啊,友人只有独个面对深夜的凄雨,屋子的小窗上,灯火映着孤单的身影。

注释

(1)兵不解:指战争未结束。

(2)胡尘:指金兵。

(3)江城:指建康,今江苏省南京市。

(4)客:词人自指。

(5)疏髯:稀疏的胡须。

(6)浑:全。

(7)齑盐:原意是指切碎的腌菜,此处专指最低限度的生活物资。

(8)吴兴:在今浙江省湖州市。

(9)故人:老朋友。

(10)若为情:如何为情,难为情。

创作背景

陈克作此词时,距离北宋灭亡已经有八年时间。当时,南宋以建康为都城,偏安于南方。绍兴四年(1134),金兵向建康逼进,陈克力主抗金,上言奏陈守备细则,然而朝廷不纳其奏。陈克有感于国事衰微,自己一腔壮志无处施展,因而写下了这首《临江仙·四海十年兵不解》。

文学赏析

《临江仙·四海十年兵不解》词的上片开篇“四海十年兵不解,胡尘直到江城”,包含着丰富的历史事实,包括从宣和七年金灭宋至绍兴四年金军兵临建康城下这段历史。前半句表达作者对侵犯者的愤慨,后半句表达他对朝廷的不满。两句正面点提形势,诉说对进犯者的谴责,和对造成“胡尘直到江城”局面的赵宋王室的不满。这一起句,具有统领全词的作用。下文所写愁苦心情、归隐的愿望,与故人告别的原因,皆根源于此句。由兴亡之变兴起兴亡之叹,由此引出下面叹老、送老、别友之事。“岁华销尽客心惊”,作者心惊于十年时间倏忽而逝,而自己报国无望,国事亦难以振兴。“疏髯浑如雪,衰涕欲生冰”,这一句表达了作者对于自己年华老去、无法驰骋疆场的遗恨,以及因国事而涕泪不止的忧虑之情。

词的下片,“送老”一词,上承“岁华销尽”、“疏髯”、“衰涕”,下启“吴兴”、“别愁”、“孤影”,是贯通上下词意的关键词。归隐虽是作者所愿,但是他却不忍心与老朋友道别。“相望”二字,点出依依惜别之态。“别愁深夜雨,孤影小窗灯”是作者与故人分别之后,对故人孤独愁苦情态的想象。深夜的细雨、窗灯、孤影、别愁,共同构成一幅凄迷伤感的别后思念图。作者不写自己别后如何思念故人,却反过来想象故人如何思念自己。他想象故人深夜独对灯影,孑然一身,实际上对应的是自己的孤独寂寞。除此之外,这两句承上“故人相望若为情”,是悬想别后故人孤愁情状。词人借用苏轼诗的意象,以“别愁”、“孤影”表之,见故人于今独处无侣之苦,也反衬出自己的孤苦处境。最后一句以景作结,将词一开始抛出的对国家兴亡的忧虑,收结到深夜孤灯下的身影中,多少慨叹都蕴涵于其中。正因为不言,反而有了言不尽的深意。

就艺术特色而言,这首词起承转合,意脉不断,巧妙无痕。起首两句指出:兵祸不止,以至于“胡尘直到江城”。这一形势。此后虽然不再有一个字提到兴亡,但由此种下的兴亡之慨,随处可见。这样开头,有笼罩之功力。至过变处,词云“送老”,这和“十年”、“岁华销尽”、“疏髯”、“衰涕”是完全一致的,因而这两个字可谓承接严密。上片言老,是说国事不宁,个人衰弱而下片言老,则是寻求自己的归宿。所以“送老”一语承上而启下“应吴兴”、“别愁”、“孤影”,与之一脉相承。词到终了,却用雨天深夜之中,小窗前残灯映照下的“故人”形象收束,用环境描写来寄托难言的苦衷,创造出迷离恍惚的气氛,不但收来有力,而且含“有余不尽”之妙。

《临江仙·四海十年兵不解》全词情感真挚深沉,沉郁中蕴含着满腔的爱国情怀,言有尽而意无穷。

作者简介

陈克

陈克

北宋末至南宋初词人

陈克(1081—1137),字子高,自号赤城居士,临海(今属浙江)人。少时随父宦学四方,后侨居金陵(今江苏南京)。绍兴(宋高宗年号,公元1131—1162年)中为敕令所删定官,吕祉知建康府时,辟为右承事郎都督府准备差遣。为撰《东南防守利便》,上之朝廷,力主抗金。后吕祉遇害,克亦坐贬。其词语言工丽,颇具花间词韵味,风格近温庭筠、韦庄。有《天台集》,已佚,今存《赤城词》。

参考资料

  • [1]萧枫选编.唐诗宋词全集 第14卷:西安出版社,2000年07月第1版:第120页
  • [2]《唐宋词鉴赏辞典》(唐·五代·北宋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8年版,第1114页
  • [3]李平收 张耕主编.学生版《唐宋词三百首》:华语教学出版社,2001年第1版:第155页
  • [4]邓绍基、周秀才、侯光复主编.中国古代十大词人精品全集:集外卷:大连出版社,1998年03月第1版:第9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