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襄阳城

sān qiū zhì céng chéng wàng kāi
chǔ shān héng chū hàn shuǐ jiē tiān huí
guān gài fēi xīn zhāng huá jiù tái
chí fēng jǐng guī mǎn chén āi
复制 复制
朗读 朗读

作品简介

《登襄阳城》是唐代诗人杜审言被流放峰州途经襄阳(今属湖北)时所作的一首五言律诗,此诗首联点明题意,记述作者在秋高气爽的九月登临襄阳城楼的瞬间感受;颔联紧接着具体描绘作者眼前的山川美景,表现了大自然的开阔雄浑;颈联转入了怀古抒情,表明了历史陈迹的没落破败;尾联承接上文的沧桑之意,以写景作结,表达了作者无所归属的悲哀之情。全诗借景抒情,写景气势磅礴,格调清新鲜明。

作者简介

杜审言

杜审言

唐代“近体诗”的奠基人之一

杜审言(645一708),字必简,襄阳(今湖北襄樊市)人。杜审言是杜甫的祖父。青年时与李峤、崔融、苏味道共称“文章四友”。高宗咸亨元年(670)中进士,任隰城尉,洛阳丞,后贬吉州司户参军。武后时任著作郎,膳部员外郎。中宗时被流放峰州,不久,复召为国子监主簿,官终修文馆直学士。杜审言恃才自傲,狂放不羁,是唐代今体诗奠基人之一,与沈佺期,宋之问齐名。有《杜审言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