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宫火起焚巢窠,炎洲逐翠遭网罗。

出处出自唐代李白的《野田黄雀行

释义吴宫失火时会焚烧掉鸟的巢窠,炎洲追逐翡翠鸟时有可能同遭猎人的网罗。

野田黄雀行

游莫逐炎洲翠,栖莫近吴宫燕。

吴宫火起焚巢窠,炎洲逐翠遭网罗。

萧条两翅蓬蒿下,纵有鹰鹯奈若何。

作品简介

《野田黄雀行》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所作的一首乐府诗,此诗表达了作者淡泊避世之志,远祸全身之术。诗以鸟为喻,唤醒人们切莫趋炎附势,追名逐利;而应淡泊名利,与世无争,以达到老子所说的“夫唯不争,故无尤”的境界,表现了诗人恶趋炎附势、宁居卑傲物的超迈不群的性格。

创作背景

《野田黄雀行》是《相和歌辞·瑟调曲》之一。天宝十四年,永王李璘出师东巡,诗人应邀入幕,力劝永王勤王灭贼,永王不久即败北,诗人也因之被系浔阳狱。这首诗大约是此时所作。诗中诗人以鸟雀无处容身为喻,黯然自伤。

作者简介

李白

李白(诗仙)

唐代浪漫主义诗人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是屈原之后最具个性特色、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有“诗仙”之美誉,与杜甫并称“李杜”。其诗以抒情为主,表现出蔑视权贵的傲岸精神,对人民疾苦表示同情,又善于描绘自然景色,表达对祖国山河的热爱。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