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从招提游,更宿招提境。

出处出自唐代杜甫的《游龙门奉先寺

释义已经有幸在寺僧的引导下游览了奉先寺,晚间又住在了这寺中。

游龙门奉先寺

已从招提游,更宿招提境。

阴壑生虚籁,月林散清影。

天阙象纬逼,云卧衣裳冷。

欲觉闻晨钟,令人发深省。

作品简介

《游龙门奉先寺》是唐代诗人杜甫创作的一首诗。此诗叙写了龙门夜景及若有所悟的心境,表现了诗人青年时期的敏锐感受能力和对佛教的初步认识。前两句说明游龙门后住宿于奉先寺,中四句描写夜宿的景色,后两句抒写听到晨钟生发深刻的警悟。全诗借景抒情,语言含蓄,极富表现力。

创作背景

《游龙门奉先寺》这首诗当作于唐玄宗开元二十三年(735),当时杜甫自吴越归东都洛阳,夜宿龙门奉先寺,有感而发,写下这首诗。这是杜甫的早期作品,编年杜诗多把此诗列为第一首。

作者简介

杜甫

杜甫(诗圣)

唐代著名现实主义诗人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举进士不第,曾任检校工部员外郎,故世称杜工部。宋以后被尊为“诗圣”,与李白并称“李杜”。其诗大胆揭露当时社会矛盾,对穷苦人民寄予深切同情,内容深刻。许多优秀作品,显示了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因被称为“诗史”。在艺术上,善于运用各种诗歌形式,尤长于律诗;风格多样,而以沉郁为主;语言精炼,具有高度的表达能力。存诗一千四百多首,有《杜工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