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夫人书

三月结缡,便遭大变,而累淑女,相依外家。未尝以家门衰,微见颜色。虽德曜齐眉,未可相喻。贤淑和孝,千古所难。不幸至今,吾又不得不死,吾死之后,夫人又不得不生。上有双慈,下有一女,则上养下育,托之谁乎?然相劝以生,复何聊赖!芜田废地,已委之蔓草荒烟;同气连枝,原等于隔肤行路。青年丧偶,才及二九之期;沧海横流,又丁百六之会。茕茕一人,生理尽矣!呜呼!言至此,肝肠寸寸断,执笔辛酸,对纸泪滴,欲书则一字俱无,欲言则万般难吐。吾死矣,吾死矣!方寸已乱。平生为他人指画了了,今日为夫人一思究竟,便如乱丝积麻。身后之事,一听裁断,我不能道一语也。停笔欲绝。去年江东储贰诞生,各官封典俱有,我不曾得。夫人,夫人!汝亦明朝命妇也。吾累汝,吾误汝,复何言哉!呜呼!见此纸如见吾也。外书奉秦篆细君。

复制 复制

作品简介

《遗夫人书》是明代文学家夏完淳写的一封信。信中先是盛赞贤妻的淑德和孝,表达了自己的深挚情意,后写为国家民族,自己不得不献身,表达了自己的悲痛之情。文章言简情深,满纸深情,英雄气壮与儿女情长交织。

译文注释

译文

逐句全文

三月结缡,便遭大变,而累淑女,相依外家。未尝以家门衰,微见颜色。虽德曜齐眉,未可相喻。贤淑和孝,千古所难。不幸至今,吾又不得不死,吾死之后,夫人又不得不生。上有双慈,下有一女,则上养下育,托之谁乎?然相劝以生,复何聊赖!芜田废地,已委之蔓草荒烟;同气连枝,原等于隔肤行路。青年丧偶,才及二九之期;沧海横流,又丁百六之会。茕茕一人,生理尽矣!呜呼!言至此,肝肠寸寸断,执笔辛酸,对纸泪滴,欲书则一字俱无,欲言则万般难吐。吾死矣,吾死矣!方寸已乱。平生为他人指画了了,今日为夫人一思究竟,便如乱丝积麻。身后之事,一听裁断,我不能道一语也。停笔欲绝。去年江东储贰诞生,各官封典俱有,我不曾得。夫人,夫人!汝亦明朝命妇也。吾累汝,吾误汝,复何言哉!呜呼!见此纸如见吾也。外书奉秦篆细君。

成婚仅三个月时,便遇到了大的动乱,连累你住在自己父母家中,你从来没有因为家庭的盛衰而流露出不如意的脸色。即使贤德的孟光,也不能和你相比。贤惠和顺、孝敬老人,是自古以来难以做到的。不幸的是到了今天,我又不能不死;我死了以后,你又不得不活下去。上有两位母亲,下有一个女儿,赡养老人、抚育幼女,能托付给谁呢?但是劝你活下去,你又有什么可依靠的呢!荒芜的田地,已任凭它长满了荒草;同族的亲属,如同无关的路人。你年纪轻轻就要失去配偶,才刚刚18岁;天下大乱,又遇到了厄运。孤孤单单,生活的道路已经穷尽了。唉! 写到这儿,我肝肠寸断。拿着笔心中酸楚,面对着纸泪水不断滴下,想写却一个字也写不出,想说却一句话也说不出。我就要死了,就要死了!内心已乱。一生为别人指点安排,清楚明白得很,现在为你想一想结局,心中竟如同一团乱麻。我死后一切事任凭你考虑决定,我不能再说一句话了。放下笔来痛苦欲绝。去年江东储君诞生,各位官员都得到了封典,我没有得到。夫人,夫人!你也是先朝的命妇啊。我连累了你,我耽误了你,还再说什么呢!唉,看到这封信就如同见到了我。致妻子秦篆。

创作背景

1647年(永历元年)夏,因托人向鲁王上表谢其遥控中书舍人事被发觉,夏完淳被捕,拘禁在南京狱中,期间,他写了这封给妻子的绝笔信。

文学赏析

夏完淳是一位著名的民族英雄,面对敌人的屠刀,他毫不畏惧;对与自己相依为命的亲人,他满含柔情。身陷囹圄之中,即将奔赴刑场,他仍不能忘情于结发妻子,用这封绝笔书表达了对妻子的思恋、感激及歉意,感人至深。

结婚仅仅了个月,便逢清兵攻占江南。夏完淳离开新婚妻子,毅然投身到了抗清斗争之中。妻子只好回到娘家暂住,没有丝毫怨言。现在夏完淳又将被杀害,妻子既要赡养老人,又要抚养幼女,家中田地荒芜,亲戚朋友如同路人,生活艰辛。想到这些,作者肝肠寸断,泪水满面,却一筹莫展。又回忆起去年别的官员都曾得到皇帝的荣典,自己却未曾得到,未能为妻子留下任何家业与名誉,不禁深深地感到有愧于妻子。

信虽然不长,但它是作者用血和泪写成的,中间几次“停笔欲绝”,可见作者写这封信时的痛苦悲愤。然而即使如此,作者也决不向敌人乞降求饶。宁可自己吞尝生离死别的苦果,也要堂堂正正地做人,大义凛然地赴死,这就是一位少年民族英雄的光辉形象。

这封信还表现了这位民族英雄平等地、满怀敬意地对待妻子,是一位侠义柔肠的豪杰。他不是不热爱生活,不是不爱妻子女儿,但为了民族大业,为了反抗侵略,他可以置国家于小家之先,置个人安危于不顾。 他之所以英勇奋战,甚至于献出生命,实际上是为了亲人后代生活得更幸福、更美好。

作者诀别遗书,多悲愤之词。但言已少而言妻多,谈死少而言妻多。洋溢着作者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信中流露的封建道德、迷信观念,表现了作者的历史局限性,不足为训,然而也不应过多苛求古人。

作者简介

夏完淳

夏完淳

明末抗清英雄

夏完淳(1631—1647),原名复,字存古,号小隐,松江华亭(今上海松江)人。十四岁随父夏允彝、师陈子龙起兵抗清。父败自杀后,与陈子龙等倡义,受鲁王封为中书舍人。后被捕下狱,赋绝命诗,遗书于母与妻,在南京被杀。有《夏完淳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