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复制 复制
朗读 朗读

作品简介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是宋代词人辛弃疾的词作,此词通篇言愁,上片描绘出少年涉世未深却故作深沉的情态,下片写出满腹愁苦却无处倾诉的抑郁,通过“少年”时与“而今”的对比,表达了作者受压抑、遭排挤、报国无门的痛苦之情。全词突出地渲染了一个“愁”字,以此作为贯串全篇的线索,构思精巧,感情真率而又委婉,言浅意深,令人回味无穷。

译文注释

译文

逐句全文

少年(2)不识(3)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4)

人年少时不知道忧愁的滋味,喜欢登高远望。喜欢登高远望,为写一首新词无愁而勉强说愁。

而今识尽(5)愁滋味,欲说还休(6)欲说还休(6),却道天凉好个秋!

现在尝尽了忧愁的滋味,想说却说不出。想说却说不出,却说好一个凉爽的秋天啊!

注释

(1)丑奴儿:词牌名,又名“采桑子”。双调四十四字,前后片各三平韵。

(2)少年:指年轻的时候。

(3)不识:不懂,不知道什么是。

(4)为赋新词强说愁:为了写出新词,没有愁而硬要说有愁。强(qiǎng),勉强地,硬要。

(5)识尽:尝够、深深懂得。

(6)欲说还休:内心有所顾虑而不敢表达。休,停止。

创作背景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此词创作时间在公元1181年至1192年间,是辛弃疾被弹劾去职、闲居带湖时所作。辛弃疾在带湖居住期间,他无心赏玩。眼看国是日非,自己无能为力,一腔愁绪无法排遣,遂在博山道中一壁上题了这首词。

文学赏析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此词通过回顾少年时不知愁苦,衬托「而今」深深领略了愁苦的滋味,却又说不出道不出,写出两种截然不同的思想感情的变化。

词的前阕,作者着重回忆少年时代自己不知愁苦,所以喜欢登上高楼,凭栏远眺。少年时代,风华正茂,涉世不深,乐观自信,对于人们常说的「愁」还缺乏真切的体验。首句「少年不识愁滋味」,乃是前阕的核心。辛稼轩生长在中原沦陷区。青少年时代的他,不仅亲历了人民的苦难,亲见了金人的凶残,同时也深受北方人民英勇抗金斗争精神的鼓舞。他不仅自己有抗金复国的胆识和才略,而且认为中原是可以收复的,金人侵略者也是可以被赶出去的。因此,他不知何为「愁」,为了效仿前代作家,抒发一点所谓「愁情」,他是「爱上层楼」,无愁找愁。作者连用两个「爱上层楼」,这一叠句的运用,避开了一般的泛泛描述,而是有力地带起了下文。前一个「爱上层楼」,同首句构成因果复句,意谓作者年轻时根本不懂什么是忧愁,所以喜欢登楼赏玩。後一个「爱上层楼」,又同下面「为赋新词强说愁」结成因果关系,即因为爱上高楼而触发诗兴,在当时「不识愁滋味」的情况下,也要勉强说些「愁闷」之类的话。这一叠句的运用,把两个不同的层次联系起来,将前阕「不知愁」的这一思想表达得十分完整。

词的後阕,表现自己随着年岁的增长,处世阅历渐深,对于这个「愁」字有了真切的体验。作者怀着捐躯报国的志愿投奔南宋,本想与南宋政权同心协力,共建恢复大业。谁知,南宋政权对他招之即来,挥之即去,他不仅报国无门,而且还落得被削职闲居的境地,「一腔忠愤,无处发泄」,其心中的愁闷痛楚可以想见。「而今识尽愁滋味」,这里的「尽」字,是极有概括力的,它包含着作者许多复杂的感受,从而完成了整篇词作在思想感情上的一大转折。接着,作者又连用两句「欲说还休」,仍然采用叠句形式,在结构用法上也与前阕互为呼应。这两句「欲说还休」包含有两层不同的意思。前句紧承上句的「尽」字而来,人们在实际生活中,喜怒哀乐等各种情感往往相辅相成,极度的高兴转而潜生悲凉,深沉的忧愁翻作自我调侃。作者过去无愁而硬要说愁,如今却愁到极点而无话可说。後一个「欲说还休」则是紧连下文。因为,作者胸中的忧愁不是个人的离愁别绪,而是忧国伤时之愁。而在当时投降派把持朝政的情况下,抒发这种忧愁是犯大忌的,因此作者在此不便直说,只得转而言天气,「天凉好个秋」。这句结尾表面形似轻脱,实则十分含蓄,充分表达了作者之「愁」的深沉博大。

辛稼轩的这首词,通过「少年」、「而今」,无愁、有愁的对比,表现了他受压抑排挤、报国无门的痛苦,是对南宋统治集团的讽刺和不满。在艺术手法上,「少年」是宾,「而今」是主,以昔衬今,以有写无,以无写有,写作手法也很巧妙,突出渲染一个「愁」字,并以此为线索层层铺展,感情真挚委婉,言浅而意深,将词人大半生的经历感受高度概括出来,有强烈的艺术效果。

作者简介

辛弃疾

辛弃疾

南宋官员、将领,豪放派词人

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人。二十一岁参加抗金义军,曾任耿京军的掌书记,不久投归南宋。历任江阴签判,建康通判,江西提点刑狱,湖南、湖北转运使,湖南、江西安抚使等职。四十二岁遭谗落职,退居江西信州,长达二十年之久,其间一度起为福建提点刑狱、福建安抚使。六十四岁再起为浙东安抚使、镇江知府,不久罢归。一生力主抗金北伐,并提出有关方略,均未被采纳。其词热情洋溢、慷慨激昂,富有爱国感情。有《稼轩长短句》以及今人辑本《辛稼轩诗文钞存》。

参考资料

  • [1]杨 忠.辛弃疾词选译.成都:巴蜀书社,1991:93-94
  • [2]邓广铭.稼轩词编年笺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174-175
  • [3]吴熊和.唐宋词汇评·两宋卷(三).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4:2458
  • [4]谢永芳.辛弃疾诗词全集汇校汇注汇评.武汉:崇文书局,2016:440-441
  • [5]陆林编注.宋词(白话解说).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207-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