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二子说

轮辐盖轸,皆有职乎车,而轼独若无所为者。虽然,去轼则吾未见其为完车也。轼乎,吾惧汝之不外饰也。天下之车,莫不由辙,而言车之功者,辙不与焉。虽然,车仆马毙,而患亦不及辙,是辙者,善处乎祸福之间也。辙乎,吾知免矣。

复制 复制

作品简介

《名二子说》是宋代文学家苏洵创作的一篇散文。这篇文章说明了苏洵两个儿子苏轼和苏辙的不同性格,对他们的一生作了十分准确的预言。表现出苏洵对两个儿子深切的了解,以及伴之而来的希望和担心。文章情致错落起伏,曲折含蓄,短小凝练,富于哲理。

译文注释

译文

逐句全文

轮辐盖轸(1),皆有职乎车,而(2)独若无所为者。虽然,去(2)则吾未见其为完车也。(2)乎,吾惧汝之不外饰(3)也。天下之车,莫不由(4),而言车之功者,(4)不与焉。虽然,车(6)(7),而患亦不及(4),是(4)者,善处乎祸福之间也。(4)乎,吾知免矣。

车轮、车辐、车盖、车轸,在车上都各有职能,而唯独车轼好像是没有用处的。虽然这样,如果去掉轼,那么我们看见的就不是一辆完整的车了。轼啊,我担心的是你不会掩饰自己的内心。天下的路没有不从辙上碾过的,而谈到车子的功劳,辙从来不参与。虽然这样,遇到车翻马死的灾难,祸患也从来波及不到辙。这辙啊,是善于处在祸福之间的。辙啊,我知道你是可以免于灾祸的。

注释

(1)轮辐盖轸:轮,车轮。辐:辐条,连接车轮和车毂的木条。盖:车盖,车顶上的帐篷。轸:车厢后部的横木。

(2)轼:车厢前面用作扶手的横木。上古的车厢里没有座位,人只能站立车上,为防跌倒,在车厢前部安有一根横木,这根横木就叫轼,也写作“式”。下文“轼乎”之“轼”,指其儿子苏轼。

(3)不外饰:不注意外在行为的掩饰,即不掩饰内心的情感和主张。

(4)辙:车轮碾过的痕迹,即轨迹。下文“辙乎”之“辙”指其儿子苏辙。

(5)辙不与焉:车辙不在其中。

(6)仆:向前跌倒。

(7)毙:倒下。

创作背景

庆历六年(1046),苏洵赴京赶考落榜,由此对科举失去了信心,转而把希望寄托在两个儿子身上。第二年(1047)返乡后,苏洵写了一篇寄寓深重的《名二子说》。当时,苏轼十一岁,苏辙八岁。

文学赏析

苏洵有子女六人,长子景先和三个女儿均早卒,“唯轼与辙,仅存不亡”(《祭亡妻文》)。此文即论说二子取名轼、辙的原因。文章开头,说车上的各个部位“皆有职乎车”,都是车子不可或缺的部分。只有车轼“若无所为者”,好像没有什么用处。但轼并非真没有用处,它是车子露在外面用作扶手的横木,可扶以远瞻,故苏轼字“子瞻”。车轼的突出特点是露在外面,因此苏洵说:“轼乎,吾惧汝之不外饰也。”苏轼一生豪放不羁,锋芒毕露,确实“不外饰”,结果屡遭贬斥,险致杀身之祸。“辙”是车轮碾过的轨道,更是车外之物,更无职乎车;但车行“莫不由辙”,仍是必不可少的。因它是车外之物,既无车之功,也无翻车之祸,所以说它“处乎祸福之间”。苏辙一生冲和淡泊,深沉不露,在当时激烈的党争中虽遭贬斥,但终能免祸,得以悠闲安度晚年。

这篇文章说明了苏轼兄弟的不同性格,对他们的一生作了十分准确的预言。表现出苏洵对两个儿子深切的了解,以及伴之而来的希望和担心。曾巩在《苏明允哀辞》中称赞苏洵的文章“少或百字,多或千言,其指事析理,引物托喻,侈能尽之约,远能见之近,大能使之微,小能使之著”。这篇仅八十馀字的短文,就充分体现了苏洵散文在“引物托喻”中,远能见近,侈能尽约,小能使著的特点。同时文章虽短,却总不使一平直之笔。句句作转折,在无限婉转之中,传达出无限情思。

作者简介

苏洵

苏洵

北宋文学家,散文家

苏洵(1009—1066),字明允,号老泉,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年间(1056—1063),得欧阳修推荐和称誉,以文章著名于世。曾任秘书省校书郎、霸州文安县主簿。参与修纂《太常因革礼》,书成而卒。长于古文,语言明畅,笔力雄健。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与子苏轼、苏辙合称“三苏”。有《嘉祐集》。

参考资料

  • [1]夏咸淳,陈如江主编.历代小品文观止.陕西: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19.01:216
  • [2]刘洪仁,刘细涓编著.唐宋八大家鉴赏辞典.四川:巴蜀书社,2018.11:339
  • [3]陈振鹏,章培恒主编.古文鉴赏辞典 下 第1版.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14.07:1214
  • [4](唐)韩愈著.唐宋八大家精华.辽宁:辽宁人民出版社,2018.07: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