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城子·湖上与张先同赋时闻弹筝

凤凰山下雨初晴,水风清,晚霞明。一朵芙蕖,开过尚盈盈。何处飞来双白鹭,如有意,慕娉婷。

忽闻江上弄哀筝,苦含情,遣谁听!烟敛云收,依约是湘灵。欲待曲终寻问取,人不见,数峰青。

复制 复制
朗读 朗读

作品简介

《江城子·江景》一般指《江神子·湖上与张先同赋时闻弹筝》是宋代文学家苏东坡所作的一首词,此词为咏筝之作,写弹筝而不见弹筝人,而以闻筝所见和想象来衬托其美妙的意境。在对人物的描写上,作者运用了比喻和衬托的手法,将弹筝人置于雨後初晴、晚霞明丽的湖光山色中,使人物与景色相映成趣,音乐与山水相得益彰。

译文注释

译文

逐句全文

凤凰山(1)下雨初晴,水风清,晚霞明。一朵芙蕖(2),开过尚盈盈(3)。何处飞来双白鹭(4),如有意,慕娉婷(5)

雨后初晴的凤凰山下,云淡风清,明丽的晚霞映衬着湖光山色。湖面上的一朵荷花亭亭玉立,虽然开过了,但是仍然美丽、清净。不知从什么地方飞来一对白鹭,它们就好像有意来倾慕弹筝人的美丽一样,特意停留在水面上。

忽闻江上(6)哀筝(7)(8)含情,(9)谁听!烟敛云收(10),依约是湘灵(11)。欲待曲终寻问取,人不见,数峰青。

忽然听见江上哀伤的调子,含着悲苦,又有谁忍心去听?烟霭为之敛容,云彩为之收色,这曲子就好像是湘水女神奏瑟在倾诉自己的哀伤。一曲终了,她已经飘然远逝,只见青翠的山峰,仍然静静地立在湖边,仿佛那哀怨的乐曲仍然回荡在山间水际。

注释

(1)凤凰山:在杭州之南。

(2)芙蕖:即荷花。

(3)盈盈:轻盈美丽的样子,此处用来映衬弹筝姑娘的姿态。

(4)白鹭:鹭的一种,又称鹭鸶。此处暗指爱慕弹筝人的男子。

(5)娉婷:形容女子美好的姿态。汉代辛延年《羽林郎》诗:“不意金吾子,娉婷过我庐。”

(6)弄:弹奏。

(7)哀筝:悲凉的筝声。

(8)苦:甚、极的意思。

(9)遣:使,教。

(10)烟敛云收:仙人在天上驾云而行,所到之处烟云缭绕。烟敛云收,是指仙人收起云雾,下凡到人间,此处是把弹筝姑娘比作下凡的仙人。烟敛云收:仙人在天上驾云而行,所到之处烟云缭绕。烟敛云收,是指仙人收起云雾,下凡到人间,此处是把弹筝姑娘比作下凡的仙人。

(11)湘灵:古代传说中的湘水之神。《楚辞·远游》:“使湘灵鼓瑟兮,令海若舞冯夷。” 洪兴祖补注:“此 湘灵乃湘水之神,非湘夫人也。”此处暗指弹筝姑娘飘渺超绝。

创作背景

《江神子·湖上与张先同赋时闻弹筝》此词是苏轼于熙宁五年(1072年)至熙宁七年(1074年)杭州通判任上与当时已八十余岁的著名词人张先同游西湖时所作。据《墨庄漫录》载:东坡在杭州,一日游西湖,见湖心有一彩舟渐近,中有一女风韵娴雅,方鼓筝,二客竞目送之。一曲未终,人翩然不见。公因作此长短句戏之。

文学赏析

作者富有情趣地紧扣「闻弹筝」这一词题,从多方面描写弹筝者的美丽与音乐的动人。开头三句写山色湖光,衹是作为人物的背景画面。「一朵芙蕖」两句紧接其後,既实写水面荷花,又是以出水芙蓉比喻弹筝的美人,收到了双关的艺术效果。从结构上看,这一表面写景,而实则转入对弹筝人的描写,真可说是天衣无缝。据《墨庄漫录》,弹筝人三十余岁,「风韵娴雅,绰有态度」,此处用「一朵芙蕖开过尚盈盈」的比喻写她,不仅准确,而且极有情趣。接着便从白鹭似也有意倾慕来烘托弹筝人的美丽。词中之双白鹭实是喻指二客呆视不动的情状。

下片则重点写音乐。从乐曲总的旋律来写,故曰「哀筝」,从乐曲传达的感情来写,故言「苦含情」;谓「遣谁听」,是说乐曲哀伤,谁能忍听,是从听者的角度来写;此下再进一步渲染乐曲的哀伤,谓无知的大自然也为之感动:烟霭为之敛容,云彩为之收色;最後再总括一句,这哀伤的乐曲就好像是湘水女神奏瑟倾诉自己的哀伤。湘灵,用娥皇、女英之典故。词写到这里,把乐曲的哀伤动人一步一步地推向最高峰,似乎这样哀怨动人的乐曲非人间所有,衹能是出自像湘水女神那样的神灵之手。

与此同时,「依约是湘灵」这总绾乐曲的一句,又隐喻弹筝人有如湘灵之美好。词的最後,承「依约」一句正待写人,却又采取欲擒故纵的手法,不仅没有正面去描写人物,反而写弹筝人已飘然远逝,衹见青翠的山峰仍然静静地立湖边,彷彿那哀怨的乐曲仍然荡漾山间水际。「人不见,数峰青」两句,用唐代诗人钱考功《省试湘灵鼓瑟》诗「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是那样的自然、贴切而又不露痕迹。它不仅意象动人,而且结构上还暗承「依约是湘灵」一句,把上下用典结合起来。「数峰青」又回应词的开头「凤凰山下雨初晴」描写的雨过山青的景象,真可谓言尽而味永。

作者简介

苏轼

苏轼(诗神)

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进士。曾上书力言王安石新法之弊,后因作诗讽刺新法而下御史狱,贬黄州。宋哲宗时任翰林学士,曾出知杭州、颖州,官至礼部尚书。后又贬谪惠州、儋州。多惠政。卒谥文忠。学识渊博,喜奖励后进。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其文纵横恣肆,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并称“苏辛”。 又工书画。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等。

参考资料

  • [1]陆林 编注.白话解说——宋词.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68-69
  • [2]唐圭璋 等.唐宋词鉴赏辞典(唐·五代·北宋).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8:686-6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