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简介
《枯鱼过河泣》是唐代诗人李白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此诗意在劝诫君王当慎于微服出行。其中“万乘慎出入”句为诗歌意旨所在。全诗篇幅短小而多处用典,举白龙化鱼、鲸鲵失水为喻,言天子当慎出入;举汉高祖刘邦于柏人警惕免祸为例,以正面告诫。
译文注释
译文
白龙改常服,偶被豫且(1)制。
白龙改换常服,化为凡鱼,却被渔人豫且偶然射中。
谁使尔为鱼,徒劳诉天帝。
谁让你变为凡鱼呢?告到天帝那里也是徒然。
作书报鲸鲵(2),勿恃(3)风涛势。
同时我也要给鲸鲵写封信,告诉它不要故仗风涛之势兴风作浪。
涛落归泥沙,翻(4)遭蝼蚁(5)噬(6)。
一旦风息涛落,就可能搁浅泥沙之中,反为蝼蚁所噬。
万乘(7)慎出入,柏人以为识(8)。
万乘之尊出入一定要慎重啊,要以汉高祖过“柏人”之事中吸取教训。
注释
(1)豫且:春秋时宋国渔人。
(2)鲸鲵:大鱼。雄曰鲸,雌曰鲵。古时比喻不义之人。
(3)恃:依仗。
(4)翻:反而,副词。
(5)蝼蚁:蝼蛄和蚂蚁,比喻力量薄弱地位很低的人。
(6)噬:咬。
(7)万乘:指代君王。乘,四匹马拉的战车。
(8)识:一作“诫”。
创作背景
《枯鱼过河泣》此诗可能作于天宝(唐玄宗年号,742—756年)后期。唐玄宗在天宝后期常幸杨氏姊妹家,李白此诗似为此而作,有微讽之意。
文学赏析
“枯鱼过河泣”,原为乐府旧题。《乐府诗集》卷七十四列入《杂曲歌辞》。古辞云:“枯鱼过河泣,何时悔复及。作书与鲂鱮,相教慎出入。”萧士赟云:“《乐府遗声》龙鱼六曲有《枯鱼》,却无‘过河泣’字。”
李白此诗言天子微服出行当慎。前四句用“白龙鱼服”典故。据刘向《说苑·正谏》载:春秋时期,吴国大王想要跟老百姓一起饮酒,伍子胥就劝他说:“不行,过去天上的白龙下到清冷之渊里面,变化成了一条鱼时,被一个叫豫且的渔夫射中眼睛。白龙回去就跟天帝告状,天帝就问白龙:“当时你是以怎样的形象出现的啊?”白龙回答说:“我下到清冷之渊里面以后就变成一条鱼了。”天帝就说:“鱼本来就是被人射杀的,既然这样渔夫又有什么罪了?”白龙是天帝的宠物,豫且只是宋国的平民,白龙要是不变成鱼的话,豫且是不敢射杀的。“谁使尔为鱼”一句很有气势。“虎落平阳被犬欺,龙游浅滩遭虾戏”这一妇孺皆知的谚语,加以“谁使” 二字,以戏弄的语气反诘,更强化了这一典故本身的讽喻意味。这一声喝问,若解为天帝所言,则有使原典更形象化的艺术功能;若视为李白所为,则参与了李白的观察视角,使典故与现实交叉对话,诗韵意境也在这种互动中由平面走向立体。正所谓只一问询,神往意长。
后六句示警戒意。“作书报鲸鲵”四句喻人君失去侍卫,即处危境。语本《韩诗外传》:“夫吞舟之鱼,大矣,砀而失水,则为蝼蚁所制,失其辅也。”“万乘慎出入”为此诗主旨所在,言天子当慎出入。结句举汉高祖于柏人警惕免祸为例以告诫君王微服出巡当慎。据《史记·张耳陈余列传》载:汉高祖过赵,得罪了赵王。后高祖又从赵国经过,想住一宿,但心里忽然有一想法,问人:“县名是什么?”回答说是“柏人”。他认为“柏人”,就是迫于人,不宿而去。结果使得赵相贯高等人欲在柏人县谋害高祖的计划落空。这是对皇帝的正面告诫。
作者简介
参考资料
- [1]彭定求 等.全唐诗(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384
- [2]詹福瑞 等.李白诗全译.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7.203-204
- [3]管士光 编注.李白诗集新注.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14.108-109
- [4]杨国孚 等.韵译历代经典诗词歌赋曲.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2011.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