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简介
《奉陪郑驸马韦曲二首》是唐代诗人杜甫创作的五言律诗组诗作品,这两首诗写陪郑潜曜春游韦曲之事。第二首的前四句写野寺之景,后四句抒情。诗中虽描写了春日风光,但主要是抒发自己怀才不遇,蹉跎岁月的愁思,并表达了仕途绝望后隐居山林的愿望。诗人在写作上以俗语、反语的技法表现,是匠心独具之处。
译文注释
译文
野寺(1)垂杨里,春畦(2)乱水间。
郊野的垂杨丛里露出一座佛寺,交错的河川间散布着春天的菜畦。
美花多映竹,好鸟不归山(3)。
美艳的鲜花总是和翠竹相映成趣,可爱的小鸟也不愿离开飞回山里。
城郭(4)终何事,风尘(5)岂驻颜(6)。
长久居住在城里究竟是为了什么?在风尘中青春的容颜哪里能保持。
谁能共公子(7),薄暮(8)欲俱还。
可是又有谁能同公子一起,天色黄昏了,大家都想回去。
注释
(1)野寺:郊外寺庙。长安城南韦曲附近有华严寺、香积寺等。
(2)春畦:春日的田园。
(3)不归山:形容鸟留恋韦曲景物,不忍归山。
(4)城郭:指长安。
(5)风尘:指污浊、纷扰的生活,多指仕宦。
(6)驻颜:使容颜不衰老。驻,留住。
(7)公子:指郑潜曜。
(8)薄暮:迫近傍晚。
创作背景
这两首诗当依《杜臆》《杜诗详注》,作于唐玄宗天宝十三载(754)春天。当时杜甫仍在集贤院待制,一直未得到官职,心中抑郁,勉强陪贵公子饮酒作乐。虽有被捐弃的隐忧,但还没有完全失望,诗人还想通过友人的举荐或走“终南捷径”,以取得一官半职,能在政治上有所作为。杜甫陪郑潜曜在韦曲游玩,写下这两首绘景咏怀诗。一说,这两首诗作于唐肃宗乾元元年(758)春天。时任左拾遗的杜甫由于受到排挤,不得信任,倍感苦闷,经常去长安城南的曲江游览散心。一次游韦曲时,他写下这两首诗。
文学赏析
第二首承接第一首而来,前半写景,后半抒情,亦别是一格。首联以野寺垂杨,春畦乱水,领韦曲胜景,即有羡慕村居幽事之意。颔联以美花映竹承胜景,而明言好鸟不归山,小鸟犹知恋幽居,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颈联露出本旨,说城郭内尽是风尘,风尘中百般戕贼。杜甫在长安困居多年,所以有这样的感慨。由于郊游,得自然之趣,更增添了对城郭的厌恶。尾联反点作结,暗示出公子无忧无虑,尽情游乐,而诗人和其他陪游的人都不可能有那样高的兴致。诗人仕途坎坷,既欲激流勇退,又不忍拂衣而去,还要为生活奔走。诗中就表现了这种矛盾的思想。
作者简介
参考资料
- [1]孙潜著. 杜诗全译 1[M]. 上海:东方出版中心, 2021:133-134.
- [2]黄钧,龙华,张铁燕等校. 全唐诗 3[M]. 长沙:岳麓书社, 1998:129.
- [3]张志烈主编. 杜诗全集 今注本 第1卷[M]. 成都:天地出版社, 1999:431-432.
- [4]赵俊玠,郗政民等. 唐诗人咏长安 下编[M]. 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 1983:2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