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楼曲二首·其一

白马金鞍从武皇,旌旗十万宿长杨。

楼头小妇鸣筝坐,遥见飞尘入建章。

复制 复制
朗读 朗读

作品简介

《青楼曲二首》是唐代诗人王昌龄创作的组诗作品,共两首,均为七言绝句。第一首诗描写皇家大军远征归来的情景。前二句写皇帝之仪卫煊赫,后二句写青楼少妇抚筝的场景。全诗形象鲜明生动,对比强烈而又和谐统一。诗的一、二、四句如同画龙,三句则如点睛,各臻其妙又融为一体。

译文注释

译文

逐句全文

白马金鞍从武皇(1),旌旗十万宿长杨(2)

跨骑金鞍白马跟随着武皇,率领十万大军停留在长杨。

楼头小妇鸣筝(3)坐,遥见飞尘(4)建章(5)

青楼上的少妇跪坐弹着筝,远远看见飞尘滚滚入建章。

注释

(1)武皇:汉武帝刘彻,指代英武过人的君主,即唐玄宗。

(2)长杨:长杨宫的省称,西汉皇家射猎、校武的大苑子。

(3)鸣筝:弹奏筝曲。

(4)飞尘:飞扬的尘土。

(5)建章:建章宫的省称。汉武帝所建造,在西汉都城长安的近郊。

创作背景

汉、唐两代是中国封建社会两大鼎盛时期。国力的强盛、社会的富足,曾使统治者在开疆拓土、臣四夷的征战中屡获大胜。这种相类似的情况,使唐代的诗人们尤为喜欢借汉武故事来比拟唐玄宗的功业,寄托自己的情怀,这组诗即是在这种情况下创作的。《青楼曲》是唐人所制乐府新题,《青楼曲二首》即是从青楼少妇矜夸夫婿的角度,来写当时崇尚富贵功名的社会心理。

文学赏析

《青楼曲二首》的第一首诗在读者眼前展现了两个场景:一个是白马金鞍上的将军,正率领着千军万马,在长安大道上行进,越走越远,到后来就只见地上扬起的一线飞尘;一个是长安大道旁边的一角青楼,楼上的少妇正在弹筝,那优美的筝声并没有因楼外的热烈场景而中断,仿佛这一切早就在她意料之中似的。前面的场景热烈、雄伟,给人以壮丽的感觉;后面的场景又显得端庄、平静,给人以优美的感觉。这两种截然不同的意境,前后互相映衬,对照鲜明。

诗人把这两个不同的场景连接在一个画面上的方法,就是通过楼头少妇的神态,将长安大道上的壮丽场景,从她的眼中反映出来。表面上她似乎无动于衷,实际上却抑制不住内心的欣羡,情不自禁地一路目送着那马上将军和他身后的队伍,直到飞尘滚滚,人影全无,还没有收回她的视线。

这少妇与马上将军有什么关系,为什么如此关注他的行动,这可从《青楼曲二首》的第二首诗中找到答案。原来那马上的将军是她的夫婿,他正立功回来,封侯拜爵,就连他部队里许多骑将都受到封赏。他们经过驰道回来时,把满路杨花都吹散到御沟里去了。把这两首诗合起来看,前一首描绘的是一支皇家大军凯旋的场景。因为这次胜利的不平常,连皇帝都亲自出迎了,作为将领的妻子,她内心的激动可想而知。诗人未用一句话直接抒写她内心的激动,而是写她从楼头“遥见”的热烈场景,读者却可想象到她看到这热烈场景时的内心感受。这正如北宋诗人梅尧臣对诗创作所概括的两句话:“状难写之境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

诗人是借用汉武帝时期的历史图景反映盛唐时期的现实面貌。这幅描写大军凯旋的历史画卷,使人联想到唐代前期国力强盛。一支千军万马的军队,如果没有严明的纪律,就不能够整齐地在市街上前进,连楼头弹筝少妇都丝毫不受惊动。诗里还再现了唐代都城长安的一片和平景象,不言而喻,这支强大的军队,维护了人民和平美好的生活。从楼头少妇的眼中也反映出当时社会的尚武风气。唐代前期,接受了西晋以来以及南北朝长期分裂的痛苦教训,整军经武,保持了国家的统一与强盛。在这两首诗中,一种为国立功的光荣感,很自然地从一个征人家属的神态中流露出来,反映出盛唐社会生活的一个侧面。

作者简介

王昌龄

王昌龄(七绝圣手)

唐朝时期大臣,著名边塞诗人

王昌龄(690—756),字少伯,京兆长安(今西安)人。开元十五年(727年)进士及第,授汜水尉,再迁江宁丞,故世称王江宁。晚年贬龙标尉。因安史乱后还乡,道出亳州,为刺史闾丘晓所杀。其诗擅长七绝,边塞诗气势雄浑,格调高昂;也有愤慨时政及刻画宫怨之作。原有集,已散佚,明人辑有《王昌龄集》。

参考资料

  • [1]曾凡玉编著.唐诗译注鉴赏辞典.武汉.崇文书局.2017.02.第252-253页
  • [2]霍松林主编.历代绝句精华鉴赏辞典.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3.05.第109-1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