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挽歌辞三首·其二
在昔无酒饮,今但湛空觞。
春醪生浮蚁,何时更能尝!
肴案盈我前,亲旧哭我傍。
欲语口无音,欲视眼无光。
昔在高堂寝,今宿荒草乡。
一朝出门去,归来良未央。
作品简介
《拟挽歌辞三首》是晋末宋初文学家陶渊明的组诗作品。诗人假设自己死后的情况,表达了自己对生死的看法,又安慰亲友不必过于悲伤。第二首诗是写出殡前的祭祀。诗人描述亲人的哀伤,自己虽感到不能饮酒的遗憾,但已为离开家园而有些黯然。
译文注释
译文
在昔无酒饮,今但湛空觞(1)。
生前贫困无酒饮,今日奠酒盛满觞。
春醪(2)生浮蚁(3),何时更能尝!
春酒清香浮泡沫,何时能再得品尝!
肴案盈(4)我前,亲旧哭我傍(5)。
佳肴满案摆面前,亲友痛哭在我旁。
欲语口无音,欲视眼无光。
想要发言口无声,想要睁眼目无光。
昔在高堂寝,今宿荒草乡(6)。
往日安寝在高堂,如今长眠荒草乡。
一朝出门去(7),归来良未央(8)。
一朝归葬出门去,想再归来没指望。
注释
(1)湛空觞:此处是说往日的空酒杯中,如今盛满了澄清的奠酒。湛,训没,训深,训厚,训多;有的注本训澄,训清。
(2)春醪:指春天新酿熟的酒。一般新酒,大抵于秋收后开始酝酿,第二年春天便可饮用。
(3)浮蚁:酒的表面泛起一层泡沫,如蚁浮于上。
(4)肴案盈:肴(yáo)案:指摆在供桌上的盛满肉食的木盘。肴,荤菜。案,古代进食用的一种短脚木盘。盈:指摆满。
(5)傍:即“旁“。
(6)荒草乡:指荒草丛生的坟地。逯本据《乐府诗集》于此句后校增“荒草无人眠,极视正茫茫”二句,为诸本所无。然此二句与第三首“四面无人居”“荒草何茫茫”等句重复,故当删去。
(7)出门去:指出殡。
(8)良未央:未有尽头,遥遥无期。良,确,诚。一本作“夜”。
创作背景
陶渊明一生究竟只活了五十几岁(梁启超、古直两家之说)还是活到六十三岁(《宋书·本传》及颜延之《陶徵士诔》),至今尚有争议;因而这一组自挽的《拟挽歌辞三首》是否临终前绝笔也就有了分歧意见。逯钦立在《陶渊明事迹诗文系年》中就持非临终绝笔说,认为陶活了六十三岁,而在五十一岁时大病几乎死去,《拟挽歌辞三首》就是这时写的。而吴小如认为,这三首自挽诗是陶渊明在大病之中,至少认为自己即将死去时写的。至于具体的写作时间,由于《自祭文》明言“岁惟丁卯,律中无射”,即宋文帝元嘉四年(427)九月,而自挽诗的第三首开头四句说的“荒草何茫茫,白杨亦萧萧,严霜九月中,送我出远郊”竟与《自祭文》时令全同。因此把这三首自挽诗定为作者临终前的绝笔,当作于陶渊明逝世前两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