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太平·相邀士夫

相邀士夫,笑引奚奴,涌金门外过西湖。写新诗吊古。

苏堤堤上寻芳树,断桥桥畔沽醽醁,孤山山下醉林逋。洒梨花暮雨。

复制 复制
朗读 朗读

作品简介

《醉太平·相邀士夫》是元代散曲作家曾瑞创作的一支散曲,此曲写作者与朋友们游逛杭州西湖的情景,表达了寄情山水、淡泊名利的情怀。全曲语言通俗质朴,风格爽朗,运用鼎足对,以林逋自况、写景作结,神情毕现,耐人寻味。

译文注释

译文

逐句全文

相邀士夫(2),笑引奚奴(3)涌金门(4)外过西湖。写新诗吊古。

相约一个好友,由书童引路,欢欢喜喜从涌金门外度过西湖,写一篇新诗吊古。

苏堤堤上寻芳树,断桥(5)桥畔沽醽醁(6),孤山山下醉林逋(7)。洒梨花暮雨。

在苏堤上赏看芳花林树,在断桥桥边买来老酒,在孤山山下像林逋一般醉他个迷迷糊糊。遍身上洒满片片梨花滴滴暮雨。

注释

(1)醉太平:曲牌名。入“正宫”。北曲正体每句入韵,平仄混押。

(2)士夫:士大夫的略称。指封建社会已入仕和未入仕的文人、士族,也作男子的通称。

(3)奚奴:奴仆、仆役、仆人。

(4)涌金门:旧称丰豫门,为杭州城门名。

(5)断桥:又名段家桥,杭州西湖白堤入口处。

(6)醽醁:酒名。这里指美酒。

(7)林逋:北宋初年著名的隐者,以爱梅著称,隐居于西湖孤山。

创作背景

《醉太平·相邀士夫》这首小令写的是作者与友人相约,共同游览西湖时的所见所感。作者借着湖边美景,寄托了自己喜爱山水、淡泊明志的隐逸情怀。

文学赏析

“相邀士夫,笑引奚奴”,写作者邀请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各自带着仆人,一路上欢欢笑笑,外出游览风光的场景。士大夫寄情于山水,舞文弄墨,故相谈甚欢。“笑引”表现出了他们愉悦舒畅的心情。人间仙境杭州历来常被文人骚客所摹写,次句提及的涌金门和西湖都是杭州著名的景点。置身此情此景的作者及友人情不自禁地吟诗作对。这两句勾勒了一幅恬淡舒适的画面:三两人站在西湖畔边,对着苍茫烟水,吟诗怀古,多么诗情画意啊!苏轼曾道:“杭州之有西湖,如人之有眉目。”(《乞开杭州西湖状》)关汉卿也称西湖是“普天下锦绣乡,环海内风流地”(《一枝花·杭州景》)。而接下来的“苏堤堤上寻芳树”写作者们在西湖上的诗酒风流。苏堤是西湖的一处景色,相传为苏东坡在杭州任职时所修建。这群文人在苏堤观赏花木,坐下饮酒,这可看出他们仰慕苏轼的诗酒生活,想在此也要好好感受一番。“断桥桥畔沽醽醁”一句转而借用另一段为人熟知的佳话。断桥是西湖中另一著名景点,相传许仙和白素贞在断桥相遇,二人在经历几百年的姻缘转世后又在断桥邂逅重逢,再续前缘。此情此景下,怎能无酒?作者一边喝着酒一边回忆着那份真情,写出了作者的真性情。末两句“孤山山下醉林逋,洒梨花暮雨”为抒情之语,是小曲点题之句。林逋性格孤高自好,喜恬淡,不趋荣利。长期漫游于江淮之间,后隐居杭州西湖,结庐孤山。饮酒赏景自古以来就是文人隐士喜爱之事,只求寄情于山水,相忘于江湖。作者正借同林逋一样醉酒来寄托自己隐逸的意向,说明自己的心思在于闲山美景,在于喝酒交友在于隐逸山林独享自在的人生乐趣。此时任凭花瓣和春雨飘洒在身上,作者丝毫不介意,反倒因为这些显得更加潇洒随意,美丽的画面不禁让人浮想联翩。末句更增添了此曲的灵性,将作者的潇洒自如和得意心情形象地表达了出来。此曲借着西湖的美景古迹和林逋的典故,将作者的隐居生活描写得别开生面,把他安然自得、与世无争的意趣抒发得淋漓尽致。全曲语言通俗质朴,风格爽朗,耐人寻味。

作者简介

曾瑞

曾瑞

元代散曲作家

曾瑞(生卒年不详),字瑞卿,号褐夫,大兴(今北京大兴)人。因羡江浙人才之盛、钱塘景物之美,便移居杭州。他神采卓异,谈吐不凡,与江淮一带达官名士多有交流,却终身不为官,靠熟人的馈赠为生,优游市井,自号祸夫。他善画能曲,著有散曲集《诗酒馀音》、杂剧《才子佳人误元宵》,皆佚。《太和正音谱》将他列入一百五十名“词林英杰”中。有散曲若干首存世。

参考资料

  • [1]陈鹏 闫丽红.元曲三百首鉴赏辞典.武汉.崇文书局.2020.324-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