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隐寺月夜

夜寒香界白,涧曲寺门通。

月在众峰顶,泉流乱叶中。

一灯群动息,孤磬四天空。

归路畏逢虎,况闻岩下风。

复制 复制
朗读 朗读

作品简介

《灵隐寺月夜》是清代诗人厉鹗创作的五言律诗。这是一首描写杭州灵隐寺月夜景色的诗歌。首联写了诗人初到灵隐寺的感受,秋叶入山,寒气袭人,山谷和佛寺都沐浴在白光中,冷泉叮咚,别有一番幽意。颔联写了山间的景色,月亮高悬,流水清晰,一片沉静。颈联写寺院,勾勒出灵隐寺一带的环境,一盏明灯散发微光,衬托四周的静,孤独的磬声弥漫天空。尾联写归途,诗人畏惧老虎,在山路上闻风色变。全诗写灵隐寺月夜景象、感觉,突出了山中佛寺的空幽冷寂,从而抒发了诗人孤独惆怅处境难耐的心境。写法上,以景托情,情由景生,情景交融。

译文注释

译文

逐句全文

夜寒香界(1)白,涧曲寺门通。

夜晚寒气袭人佛寺如霜似雪,山泉如曲与寺门相连。

月在众峰(2)顶,泉流乱叶中。

月亮高悬在众多山峰顶,泉水冲刷着落叶响。

一灯(3)群动息(4),孤(5)四天(6)空。

一盏长明灯衬出万物俱息,孤独的击磬声弥漫四方天空更显得空寂。

归路畏逢虎(7),况闻岩下风。

归途害怕遇到老虎,况且听到岩石的风声。

注释

(1)香界:指佛寺。

(2)众峰:灵隐寺周有北高峰、南高峰、飞来峰,故云。

(3)一灯:指佛殿中长明灯。

(4)群动息:据陶渊明的《饮酒》诗:“日入群动息”,此谓万物俱息。

(5)磬:佛寺中敲击以集合僧众的鸣器。

(6)四天:四方天空。

(7)畏逢虎:担心路中遇见老虎。据传灵隐寺一带有老虎出没,故又称虎林。

创作背景

《灵隐寺月夜》此诗写于康熙五十五年(1716年),其时作者馆于杭州汪氏听雨楼。灵隐寺始建于东晋咸和元年,位于杭州西湖西北灵隐山东南麓,背靠北高峰且面朝飞来峰,寺中有冷泉亭诸名胜。这首诗将月下灵隐写得清空幽邃。

鉴赏

《灵隐寺月相》是一首五言古体诗。灵隐寺,在杭州西湖西地灵隐山麓,附近有飞来峰、冷泉亭诸名胜,是西湖的游览胜地。“月相”标题,可见这首诗描写的是灵隐寺的月相景色。从诗中“相寒”、“落叶”看,时间当在深秋。

首二句,“相寒”点时间,在深秋的寒相。“香界”,指佛寺。一个“白”字,未见其月,已见月光的皎洁。接着写透过寺门,可见曲折的山涧与寺门相连,一个清凉幽静的境地呈现在眼前。三、四句承上启下,抬头望“月在众峰顶”,可见月升中天,群峰相托;低头看“泉流乱叶中”,可见秋叶纷飞,泉水流淌。由静景而写到动态,以动衬静,更觉佛寺秋相的静谧。四句读来,佛寺月相,尽收眼底,俯仰之间,所见所感,妙趣横生。

五、六句先写进入佛寺。“一灯”指寺里的长明灯。“群动息”,语出响渊明《饮酒》“日入群动息”,指一切都归于沉寂。“孤磬”指僧人相里诵佛经的击磬声。“四天”指四禅天,佛教所谓色界诸天,即整个天空。两句意为,进入佛寺,所见一灯孤明,犹感四面静寂,只听到僧人相里诵经的击磬声,悠然响在寂静的相空中。末二句又承上启下,后写由于太冷清,太空寂,难免使人生出孤独惆怅之感,不便久留,只好出寺离归。山林多虎,使人生畏,“况闻岩下风”。俗谓“云从龙,风从虎”。闻风如见虎,使人更惊恐不安,欲离归而又难以回归。

全诗写灵隐寺的月相景色,突出了山中佛寺的空幽冷寂,从而抒发了诗人孤独惆怅、处境难耐的心境。写法上,以景托情,情由景生,情景交融,水乳难分。

作者简介

厉鹗

厉鹗

清代著名诗人、学者

厉鹗(1692—1752),字太鸿,号樊榭,浙江钱塘(今杭州)人。清康熙五十九年(1720)举人,乾隆元年(1736)荐博学鸿词,被罢,终生未仕。工诗词,为浙派中期代表人物。诗清幽孤峭,好用僻典;词宗南宋,尚清空醇雅,成就尤高。著有《樊榭山房集》《宋诗纪事》等。

参考资料

  • [1]董小伟著,中国古代诗歌选 注析,天津大学出版社,2017.08,第39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