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夜即事

绛芸轩里绝喧哗,桂魄流光浸茜纱。

苔锁石纹容睡鹤,井飘桐露湿栖鸦。

抱衾婢至舒金凤,倚槛人归落翠花。

静夜不眠因酒渴,沉烟重拨索烹茶。

复制 复制
朗读 朗读

作品简介

《秋夜即事》出自清代小说家曹雪芹所著小说《红楼梦》的第二十三回,是小说人物贾宝玉所作的一首七言律诗,是贾宝玉的《四时即事》第三首即事诗。首联的上句点明地点,下句说明季节;颔联写院内的景物;颈联描写人物的活动,依然紧扣“秋夜”两个字;尾联才写到贾宝玉自己。全诗用词优雅,不见秋天肃杀悲凉之气,描绘了一幅宁静的秋夜图景。

译文注释

译文

逐句全文

绛芸轩(1)里绝喧哗,桂魄(2)流光(3)茜纱(4)

绛芸轩里停了吵嚷绝了喧哗,月光如水浸透了那大红窗纱。

苔锁石纹容睡鹤(5)井飘桐露湿栖鸦(6)

石上纹痕布满了青苔正容得仙鹤憩息,井边桐叶上滴落的秋露沾湿了栖止在树上的乌鸦。

抱衾婢至舒金凤(7)倚槛(8)人归落翠花(9)

婢女抱来衾枕打开了绣有金凤的被褥,倚栏的人儿尽兴而归卸下了绿玉簪花。

静夜不眠因酒渴(10)沉烟(11)重拨(12)烹茶。

夜深人静了难以入眠是因为酒后口渴,拨旺炉中余火呼人烹上一杯浓浓的热茶。

注释

(1)绛芸轩:贾宝玉的住室名。

(2)桂魄:月亮。传说月中有桂树,遂以月为桂之精魄。

(3)浸:因月光如水,所以用“浸”字。

(4)茜纱:染成红色的丝织品,这里指窗纱。

(5)苔锁石纹容睡鹤:说石上裂缝皱纹都被厚厚的青苔盖满,变得柔软平滑,可以让鹤憩息了。

(6)井飘桐露湿栖鸦:井栏上桐叶飘落,栖鸦为秋露所湿,有夜深时久之意。

(7)抱衾婢至舒金凤:用《会真记》红娘抱衾而至事。金凤:指有金凤图案的被褥。

(8)倚槛:写望月的情怀。

(9)翠花:首饰,翡翠之类镶嵌的簪花。诗中常以落翠遗簪写贵族小姐的闲散奢靡,如“长乐晓钟归骑后,遗簪落翠满街中”。靖本批称小说初稿中曾写过秦可卿“遗簪”的情节,后删去。有人解“落”为“卸下”,疑非是。

(10)酒渴:酒后口渴。

(11)沉烟:指炉中的深灰余火。

(12)索:索取,要求。

创作背景

曹雪芹将《秋夜即事》写在了《红楼梦》第二十三回,是贾宝玉所作的四首即事诗的第三首。这首诗是贾宝玉随众姐妹初入大观园时所作。初入大观园的一年,贾宝玉过着终日吟风弄月的生活。为了抒发自己的“心满意足,再无别项可生贪求之心”的心情,贾宝玉创作了这首《秋夜即事》。

文学赏析

从诗中可以窥到大观园的生活。《秋夜即事》从宝玉的感觉中反映出,这是一种恬静、平和的生活,这里没有喧哗,没有杂事的烦扰,一切都是那么的恬静、优雅。

环境描写体现了这一点。“桂魄流光浸茜纱”,月光如水浸透了红色窗纱,这是恬静的意境。“苔锁石纹容睡鹤,井飘桐露湿栖鸦”。院中的假山石,裂缝皱纹被厚厚的青苔盖满了,柔软高雅,招来了仙鹤在那上面憩息;井栏上桐叶飘落,叶上秋露沾湿了树上栖止的乌鸦。这环境不仅恬静,而且高雅,凡尘不到。

诗中描写的人的生活情景也体现了这一点。“抱衾婢至舒金凤,倚栏人归落翠花。”上句暗用了《西厢记》红娘抱衾而至的故事,但这里不是表现人物如同张生当时所产生的那种惊喜神秘的感情,而主要表现丫鬟有如红娘的聪明伶俐。从后面写到的“落翠花”(卸下饰有翡翠珠玉的簪花头饰)来看,这个“倚槛人”应是小姐,不是宝玉本人。倚槛赏月的人儿尽兴而归,卸下头饰,联明伶俐的丫鬟已为她展开了衾枕。可是她直到夜深人静了还是“睡不眠”。“静夜”,既有夜深人静的意思,也启人秋夜皓月当空的联想。这人睡而不眠不为别的原因,全是“因酒渴” ——因酒后口渴,于是呼人重又拨旺炉中灰烬之中的余火烹茶。大观园中人的生活,可谓优裕雅静、悠哉悠哉矣,“富贵闲人”的闲适情趣也就从诗中自然地流露出来了。

大观园刚建成不久,贾府中虽然潜伏着严重的危机,但还未充分暴露,贾府正处于鼎盛时期,养尊处优的公子哥儿产生这样的思想感情是非常自然的。曹雪芹能让自己的人物在不同的时期不同的情境中写出不同的诗作,表现人物在不同时期的思想感情,刻画人物性格的各个方面,这正是他的高明之处。

作者简介

曹雪芹

曹雪芹

清朝小说家、诗人、画家

曹雪芹(1715—1763),名沾,字梦阮,雪芹是其号,又号芹圃、芹溪。祖籍辽阳,先世原是汉族,后为满洲正白旗“包衣”人。曾祖曹玺任江宁织造。曾祖母孙氏做过康熙帝玄烨的保姆。祖父曹寅官至江宁织造,兼任两淮巡盐监察御使。雍正初年,曹家家道中落,曹雪芹随着全家迁回北京居住。晚年,曹雪芹移居北京西郊。生活更加穷苦,“满径蓬蒿”,“举家食粥”。他以坚韧不拔的毅力,专心一志地从事《红楼梦》的写作和修订。死后遗留《红楼梦》前八十回稿子。另有《废艺斋集稿》。

参考资料

  • [1]玉乃球等编写.红楼梦诗词鉴赏[M].广州:花城出版社.1999:143-144.
  • [2]蔡义江著.红楼梦诗词曲赋全解[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