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简介
《闻意索三门湾以兵轮三艘迫浙江有感》是清末民国初年政治家、诗人康有为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此诗首句借用伍子胥的典故来喻已抒怀;二句通过记梦,表达诗人对祖国的眷恋;三、四两句,用自问自答的句式,向清朝统治者发出了讽劝。诗中暗喻国事沦丧,心忧祖国,苦于无力施展抱负,咏此以寄其一腔忠愤,表达对祖国的思念和对时局的关切。全诗苍凉悲壮,落句以景结情,愤愤然大有立足千钧之势,令人感愤不已。
译文注释
译文
凄凉白马市中箫(4),梦入西湖数六桥(5)。
伍子胥一片报国之心只落得生前乞食于吴市,死后只余那白马相陪,该尝尽了多少凄凉滋味。可是,他那生前魂梦,生后英灵,又何曾忘却那西子湖边的六桥胜景呢。
绝好江山谁看取(6)?涛声怒断(7)浙江潮(8)。
且看谁试图染指这锦绣江山吧,哪怕你纵然乘着钱塘江的潮汛滚滚而来,也将被忠魂的怒涛喝退。
注释
(1)意:指意大利。
(2)三门湾:为重要港口,位于浙江宁海东面的象山半岛南端。
(3)兵轮三艘迫浙江:指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夏历正月,意大利以武力威胁强租三门湾之事。
(4)凄凉白马市中箫:此处诗人以伍子胥自比,暗喻变法失败,自己被迫逃亡国外,过着凄凉艰辛的流亡生涯。白马,借指伍子胥。
(5)六桥:即杭州西湖苏堤上的映波、锁澜、望山、压堤、东埔、跨虹六桥。
(6)谁看取:谁守护的意思。取,语助词。
(7)怒断:怒极、怒煞之意。
(8)浙江潮:即钱塘江潮。潮以八月为最大,潮头高数丈。
创作背景
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戊戊维新变法失败了后,康有为在英国人的保护下逃至香港转往日本。次年(1899年)夏历正月,意大利在各帝国主义掀起的割地狂潮中,也卷入了竞争,命驻京公使玛尔士诺向清政府提出租借三门湾的无理要求,并把军舰开进浙江,进行武力威胁。康有为在日本得知这一消息,忧愤异常,写诗抒发了自己对时局的关切之情。
文学赏析
《闻意索三门湾以兵轮三艘迫浙江有感》这首七绝表达了诗人对祖国危亡的关注。此诗以用古事喻已开篇,引发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思念,以及对国事的关怀。
诗的首句,概括了伍子胥吹箫吴市到素车白马,即由入吴到死的全过程,而冠之以“凄凉”二字,足见作者哀婉之情深。次句表达出了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思念,因为三门湾、杭州均在浙江,所以“梦入西湖数六桥”,是包括了三门湾在内的。后二句是借伍子胥事而“有感”,说大好江山的警惕守卫。无怪乎只听得钱塘江潮发出奔腾的怒吼了。变法失败后,康有为在日本过着流亡生涯。他把伍子胥的故事和自己此刻的心境,巧妙地结合起来,发出了如此“元气淋漓”的对时局的关注。
这是一首反帝爱国的抒情小诗,诗人以奔放的激情,浪漫主义的梦幻手法,勾勒了自我的形象,把积蕴心底的怨愤和抑郁渲泄出来,发挥了强烈的感染力。短短二十八字,容量极为丰富:有变法维新的雄图不得施展的“愤”,有对清廷顽固派的“怨”,有流亡国外的“凄怆”,有对故乡和祖国的“眷恋”;还有对侵略者的“怒斥,对妥协投降派的“鞭打”;也有对爱国志上的“召唤”,对国势危亡的“悲愁诗人笔锋所及,好像信手挥洒,仔细品味,则一脉贯通。这脉,便是“反帝爱国”诗人时而以古人喻自己处境,化典无痕;时而描写梦境比喻思归故国,直抒胸臆;时而设问大声疾呼保卫锦绣河山;时而怒潮汹涌,形象生动自然。这条感情脉络,时显时隐,步步深化,形成全诗浑然一体的结构且语浅情深,辞简意远,读后余韵悠然,产生联想,给人以苍茫沉郁的美感。
作者简介
参考资料
- [1]蔡义江选注,绝句三百首,浙江文艺出版社,2013.04,第338页
- [2]韩兆琦主编,文史英华·诗卷,湖南出版社,1993年12月第1版,第1002页
- [3]包杰编著,清人七言绝句选评(意译新探)下册,文汇出版社,2010.11,第229页
- [4]刘以林主编;王相宏选编,学校传世藏书文库 中国文学 清诗精选,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3.05,第6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