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弟消息二首·其二

汝懦归无计,吾衰往未期。

浪传乌鹊喜,深负鶺鴒诗。

生理何颜面,忧端且岁时。

两京三十口,虽在命如丝。

复制 复制

作品简介

《得弟消息二首》是唐代诗人杜甫的组诗作品。这两首诗传递了诗人无限复杂的感情,对兄弟的关爱之情充溢诗间。第二首叙兄弟远离,而叹资生无计,不但兄弟两人难保,且家人命如悬丝。

译文注释

译文

逐句全文

汝懦归无计,吾衰往未期(1)

我知道你生性胆小怕事,要回到西京来是不可能的,我年老力衰要到你那儿去也是遥遥无期。

浪传(2)乌鹊喜(3),深负鶺鴒诗(4)

看来乌鹊报喜,只是空喜一场,我也深负鶺鴒之意,兄弟二人只能心心相印,而人却不能相见。

生理(5)何颜面(6)忧端(7)且岁时。

面对生活上的困境,心中羞愧难言,一年到头无时无刻不在被忧伤愁绪困扰着。

两京三十口(8),虽在命如丝。

东京西京两家人口已有三十口,不但我们兄弟两人难保,全家人都命如悬丝,危在旦夕。

注释

(1)未期:无期。谓不知何日。

(2)浪传:空传;妄传。

(3)乌鹊喜:《两京杂记》:乾鹊噪而行人至。《随笔》云:北人以乌声为喜,鹊声为非。南人闻鹊噪则喜,闻乌声则唾而逐之。

(4)鶺鴒诗:喻指为兄弟危难而着急。《诗经·小雅·常棣》:“脊令(鶺鴒)在原,兄弟急难。”鶺鴒,鸟类的一属。

(5)生理:生计。

(6)何颜面:谓穷困而惭。

(7)忧端:愁绪。

(8)三十口:当合杜甫和杜颖两家而言。张远注:两京,公在西京,弟在东京也。三十口,合公与弟家属而言,公《赴奉先》诗“老妻寄异县,十口隔风雪”,止言十口,可明征矣。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唐玄宗天宝十五载(756年)。黄鹤注:诗云“两京三十口”,又云“烽举新酣战”,当是天宝十五年。杜甫得知其弟杜颖逃亡到平阴后捎来的信,知道他尚在人世,就写了这两首诗抒发乱离悲苦之情。

作者简介

杜甫

杜甫(诗圣)

唐代著名现实主义诗人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举进士不第,曾任检校工部员外郎,故世称杜工部。宋以后被尊为“诗圣”,与李白并称“李杜”。其诗大胆揭露当时社会矛盾,对穷苦人民寄予深切同情,内容深刻。许多优秀作品,显示了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因被称为“诗史”。在艺术上,善于运用各种诗歌形式,尤长于律诗;风格多样,而以沉郁为主;语言精炼,具有高度的表达能力。存诗一千四百多首,有《杜工部集》。

参考资料

  • [1]陈贻焮.杜甫评传(上).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251
  • [2]彭定求 等.全唐诗(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548
  • [3]萧涤非 等.杜甫全集校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4.783-7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