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长史李少府入蜀

行行独出故关迟,南望千山无尽期。

见舞巴童应暂笑,闻歌蜀道又堪悲。

孤城晚闭清江上,匹马寒嘶白露时。

别后此心君自见,山中何事不相思。

复制 复制
朗读 朗读

作品简介

《送长史李少府入蜀》是唐代诗人韩翃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是一首送别诗,主要表达了作者对于友人离去的伤感以及对友人的关心之情。

译文注释

译文

逐句全文

行行独出故关迟,南望千山无尽期。

独自一人缓缓地走出了故乡的城门,向南望去,千山万岭绵延不尽。

见舞巴童(1)应暂笑,闻歌蜀道又堪悲。

看见跳舞的巴地儿童,应该会暂时展露笑颜;但一听到蜀道的歌曲,又被勾起无限悲思。

孤城晚闭清江上,匹马寒嘶白露时。

夕阳西下,孤独的城池在清江之上渐渐关上城门,寒冷的白露时节,孤马嘶鸣。

别后此心君自见,山中何事不相思。

分别之后,你我之间的心意自能明了;在这山中,还有什么事情不能让我们思念彼此呢?

注释

(1)巴童:巴渝之童,善歌舞。

作者简介

韩翃

韩翃(大历十才子)

唐代诗人

韩翃(生卒年不详),字君平,南阳(今属河南)人。天宝十三载(754)进士及第。宝应中在淄青节度使侯希逸幕府中任从事,后随侯希逸回朝,闲居长安十年。大历后期,先后入汴宋、宣武节度使幕府为从事。建中初,德宗赏识其《寒食》诗,任驾部郎中,知制诰,官终中书舍人。为“大历十才子”之一。其诗多送行赠别之作,善写离人旅途景色,发调警拔,节奏琅然,但乏情思,亦无深致。笔法轻巧,写景别致,在当时传诵很广泛。明人有《韩君平集》。《全唐诗》存其诗三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