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冷朝阳还上元

青丝缆引木兰船,名遂身归拜庆年。

落日澄江乌榜外,秋风疏柳白门前。

桥通小市家林近,山带平湖野寺连。

秋后依依寒食里,共君携手在东田。

复制 复制
朗读 朗读

作品简介

《送冷朝阳还上元》是唐代诗人韩翃所作的一首七言律诗,此诗为冷朝阳进士及第归家省亲的送别诗,首联叙行色,颔联用典故恭维友人,颈联遥想沿途景色,尾联抒写两地相思。在韩翃大量的送别诗中,此诗算是其萧疏之诗风的代表作。

译文注释

译文

逐句全文

青丝(2)木兰船(3),名遂身归拜庆(4)年。

青丝绳牵引着幽雅的木兰船,船中之人是进士及第者,正归家省亲。

落日澄江乌榜(5)外,秋风疏柳白门(6)前。

波光粼粼的澄江上,斜日依偎着乌黑发亮的归舟;巍峨的白门前,秋风阵起,吹拂着萧疏的柳条。

桥通小市家林(7)近,山带平湖野寺连。

所居庄园,小桥流水,通往附近的集市;庄园的附近,青山绿水,湖光山色,闲云野寺,一线相连。

秋后依依寒食(8)里,共君携手在东田(9)

此去一秋,何日才能相见,恐怕只有等寒食节里与君携手共游东田的大好山色。

注释

(1)冷朝阳:生卒年不详,金陵(今江苏南京)人。

(2)缆:绳。

(3)木兰船:指用木兰树材制成的船,有时用作船的美称。

(4)拜庆:即拜家庆,唐时称归家省亲为拜家庆。

(5)乌榜:即用黑油涂饰的船。榜:船桨,借指船。

(6)白门:六朝皆定都建康,其正南门为宣阳门,俗称白门,后用以代指金陵。

(7)家林:自家的园林,泛指家乡。

(8)寒食:一作“寒梦”

(9)东田:在金陵城外。

创作背景

《送冷朝阳还上元》这是一首饯别之作,作于大历四年(公元769年)。金陵人冷朝阳登进士第,不待授官,即归金陵,意即上元省亲,韩翃、李端、钱起、李嘉祐等为之饯行,赋诗赠别。

文学赏析

《送冷朝阳还上元》首联写冷朝阳进士及第乘船归家省亲。冷朝阳金榜题名,衣锦还乡,得拜家庆,其春风得意不在马蹄,而在乌榜,故刻意写归舟,舟饰以“青丝”,又称其为“木兰船,正为衬托其得意之状,烘托气氛。

颔联遥想冷朝阳归家省亲的沿途景色。落日归舟,景色多么诱入,正与冷朝阳金榜题名相照。写到“秋风气”,“白门”,则是点明送别的时节和友人所去之地。古有摘柳送别之俗。故诗人特意写到了“疏柳”,“疏”字照应“秋”,而“柳”又暗承题之“送”别。可谓衔接紧密构思奇巧。

颈联短短十四字,描绘出“桥”、“市”、“林”、“山”、“湖”、“寺”共六种景向。其笔力可谓深厚,而冠以“小”、“野”、“平”等字眼,则衬托出了诗人所送之人的高雅。

尾联抒写别后两地相思之情。“梦”中与君“携手”同游,可见感情之真切,而“梦”之前着一“寒”字,可见别后之凄凉,反衬相思之苦,友情之深厚、浓郁。

作者简介

韩翃

韩翃(大历十才子)

唐代诗人

韩翃(生卒年不详),字君平,南阳(今属河南)人。天宝十三载(754)进士及第。宝应中在淄青节度使侯希逸幕府中任从事,后随侯希逸回朝,闲居长安十年。大历后期,先后入汴宋、宣武节度使幕府为从事。建中初,德宗赏识其《寒食》诗,任驾部郎中,知制诰,官终中书舍人。为“大历十才子”之一。其诗多送行赠别之作,善写离人旅途景色,发调警拔,节奏琅然,但乏情思,亦无深致。笔法轻巧,写景别致,在当时传诵很广泛。明人有《韩君平集》。《全唐诗》存其诗三卷。

参考资料

  • [1]邓诗萍.唐诗鉴赏大典 叁.吉林.吉林出版社.2009年7月版.第16页
  • [2]彭定求 等.全唐诗(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10月版.第61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