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柳氏

章台柳,章台柳,颜色青青今在否?

纵使长条似旧垂,也应攀折他人手。

复制 复制
朗读 朗读

作品简介

《寄柳氏》是唐代诗人韩翃创作并寄赠给爱妾柳氏的诗作(一说为词,词牌为“章台柳”),此作以柳枝喻人,借咏柳诉情,运用了双关手法,表面上句句说垂柳,实际上处处寓柳氏,反映了乱世妇女命运之不幸与韩柳二人悲欢离合的爱情故事中悲离的一面,表达了作者对柳氏的深深眷念之情。全篇用词浅白,但言简意丰,跌宕起伏,含蓄委婉,耐人寻味。

译文注释

译文

逐句全文

章台(1)柳,章台(1)柳,颜色青青今在否?

借问章台的柳啊,过去你是那样婀娜多姿,如今你还和往日一样吗?

纵使长条似旧垂,也应攀折他人手。

纵然那细长柔嫩的枝条,飘垂如故,恐怕也被他人攀折得不像样了。

注释

(1)章台:汉长安中街名,在陕西长安故城西南,见《汉书·张敞传》,是繁华的地方,后来每借称妓院所在。六朝、唐人已用其事与杨柳相连。

创作背景

韩翃是大历十才子之一,他与柳氏有一段富有传奇色彩的爱情故事。据唐人许尧佐《柳氏传》和孟棨《本事诗》记载,韩翃少负才名,孤贞静默,所与游者皆当时名士。一富家李生,负气爱才,因看重韩翃,遂将家中一歌姬柳氏赠与韩翃。安史之乱爆发,长安、洛阳两京陷落,士女奔骇。柳氏以色艳独居,恐不免,便落发为尼。不久,柳氏为蕃将沙吒利所劫,宠之专房。时韩翃为缁青节度使侯希逸府中书记。

京师收复后,韩翃派人到长安寻柳氏,并准备了一白口袋,袋装沙金,袋上题了此诗。当柳氏在长安接到这个口袋后,捧诗呜咽,并写了《答韩翃》(一作《杨柳枝·答韩翃》):“杨柳枝,芳菲节。可恨年年赠离别。一叶随风忽报秋,纵使君来岂堪折。”

文学赏析

《寄柳氏》这首作品,有人认为是诗,有人认为是词(词牌名为「章台柳」)。在《全唐诗·卷二百四十五》中收录此作,定为诗,题为「寄柳氏」;《全唐诗·巻八百九十》又收录此作,定作词,题为「章台柳·寄柳氏」。下面是中国韵文学会理事、上海市古典文学学会理事、上海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蒋哲伦等人对此篇的赏析。

「章台」,本是战国时所建宫殿,以宫内有章台而得名,在今长安县故城西南隅。这里借指长安。「章台柳」,即暗喻长安柳氏。但因柳氏本娼女,故后人遂将章臺街喻指娼家聚居之所。两个叠句用于寻觅加强呼唤之急切,韵味深长,表达作者日思夜想的怀恋之情。「往日依依」,喻柳氏昔日之青春妙龄,丰容艳丽。「今在否」,谓是否安全健在,暗言社会动乱,邪恶猖獗,柳氏单身独处,其安全令人担忧,以疑问声口,则其忧虑担心之情可见。「长条似旧垂」,喻柳氏袅袅婷婷的身段和体态仍不减当年,与上文「往日依依」相呼应。「攀折他人手」,暗指柳氏值此兵荒马乱之秋,恐己为他人所劫夺占有,是「今在否」的进一步推测。前句见怀想之切,后句见忧虑之深,两句以「纵使」「也应」开合进退,将其希望与失望,侥幸与不幸,揣测与担忧等复杂的矛盾心情写得传神活现。

《寄柳氏》全篇语意双关,表面上是写柳树,实际上是对柳氏的问候,问候了两件诗人最关切的事:是否还在人世?是否已经嫁人?写得情真意切,感人肺腑,催人泪下。

作者简介

韩翃

韩翃(大历十才子)

唐代诗人

韩翃(生卒年不详),字君平,南阳(今属河南)人。天宝十三载(754)进士及第。宝应中在淄青节度使侯希逸幕府中任从事,后随侯希逸回朝,闲居长安十年。大历后期,先后入汴宋、宣武节度使幕府为从事。建中初,德宗赏识其《寒食》诗,任驾部郎中,知制诰,官终中书舍人。为“大历十才子”之一。其诗多送行赠别之作,善写离人旅途景色,发调警拔,节奏琅然,但乏情思,亦无深致。笔法轻巧,写景别致,在当时传诵很广泛。明人有《韩君平集》。《全唐诗》存其诗三卷。

参考资料

  • [1]彭定求 等.全唐诗(上)[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620
  • [2]于海娣 等.唐诗鉴赏大全集[M].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10.240
  • [3]唐圭璋 等.唐宋词鉴赏辞典(唐·五代·北宋)[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8.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