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东去·用东坡先生韵
秋光一片,问苍苍桂影,其中何物?一叶扁舟波万顷,四顾粘天无壁。叩枻长歌,嫦娥欲下,万里挥冰雪。京尘千丈,可能容此人杰?
回首赤壁矶边,骑鲸人去,几度山花发。澹澹长空今古梦,只有归鸿明灭。我欲从公,乘风归去,散此麒麟发。三山安在,玉箫吹断明月!
作品简介
《大江东去·用东坡先生韵》是金代词人赵秉文的一首词,该词表达了词作者对苏轼被谪黄州际遇的深切同情与不平,也表现了作者自己忧国忧民,但又无力挽救国之危亡,因而产生的消极出世的思想。该词借古伤今,伤感与无奈之情体现得淋漓尽致。
译文注释
译文
秋光一片,问苍苍(1)桂影,其中何物?一叶扁舟(2)波万顷,四顾粘天(3)无壁。叩枻(4)长歌,嫦娥欲下,万里挥冰雪。京尘千丈,可能容此人杰?
秋夜月光洒满整片大地,我举起酒杯,对问无际的桂树下的月影:其中是什么东西呢?一叶小船独行在万顷波涛中,四周全是山峰环绕。我拿起船桨击打船舷高唱一曲,嫦娥仿佛要从天而降,挥舞着万里的冰雪。京城尘土千丈,怎能容得下如此人杰?
回首赤壁矶(5)边,骑鲸人(6)去,几度山花发。澹澹(7)长空今古(8)梦,只有归鸿明灭。我欲从公,乘风归去,散此麒麟发(9)。三山安在,玉箫吹断明月!
回首赤壁石旁边,骑鲸的人已经远去,不知过了多少载春秋。长空浩荡,千古之梦,也只得灰飞烟灭。我愿随着东坡,乘着风归去,披头散发。三山在何处?玉箫的乐声吹断了月亮皎洁的光芒。
注释
(1)苍苍:无边无际、空阔辽远的样子。
(2)扁舟:小船。
(3)粘天:贴近天,仿佛与天相连。
(4)枻:船舷。
(5)矶:石头。
(6)骑鲸人:本指唐代李太白,这里借指东坡。
(7)澹澹:水波荡漾的样子。
(8)今古:一作「千古」。
(9)麒麟发:散乱的头发。
创作背景
该词创作于金朝衰败的时候。作者赵秉文非常仰慕苏轼,深受苏轼词作的影响。这首词是赵秉文对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的和韵之作。“用东坡先生韵”就是采用苏轼赤壁词的原韵。词作者因对苏轼被谪黄州际遇的深切同情与不平,且自己忧国忧民,但又无力挽救国之危亡,产生消极出世的的思想,写下了《大江东去·用东坡先生韵》这篇借古讽今的词作。
文学赏析
词的上阕以问月起句。以「桂影」代月,以「秋光」衬托「桂影」,又以「苍苍」形容秋光,一片高洁苍凉之气,横空而降。古诗词以「问月」起笔,以东坡为例,就有其《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把酒问清天」的千古绝唱。该词问月,虽化用苏词,却亦有新意。他的问月,点明了作词的时间:深秋的月明之夜,(当年东坡游赤壁也恰是秋凉之夜)。他问:「苍苍桂影,其中何物」,其实答案已经巧寓其中:「桂影「之中,桂影而已。」所以,他的问月,不是在于探求,而是在于借问月点明作词的时间:秋季的月明之夜。这也正是东坡游览赤壁的时间。随后,作者笔锋一转,由月及人,此情此景,与当年一叶扁舟夜游赤壁的苏东坡极度相似。
「叩枻长歌,嫦娥欲下,万里挥冰雪」皆是对东坡《赤壁赋》语意的隐括,虽只寥寥数语,但当年东坡夜游赤壁的情景却尽观读者眼前,真是于平淡处见功力。「京尘千丈,可形容此人杰?」虽是问句,却表达了词作者的深切感慨。这两句从技法上来看,不仅由写景转入了抒情,也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下阕由此句的「人杰」不得见容引发到「骑鲸人去」,由对东坡一生坎坷际遇的深切同情及愤慨,转入自抒悲感。「几度山花發」写东坡逝后光阴的流逝,读来不禁让人唏嘘不已,感慨万千。「澹澹长空今古梦,只有归鸿明天」化用杜樊川《登乐游原》「长空澹澹孤鸟没,万声销沉向此中」句,表露了作者吊古伤今,消极悲观的人生态度。「我欲从公」三句则语意更加决绝,欲与东坡仙去,消极出世的思想更加表露无疑。但毕竟仙山难寻,只有徘徊月下,把满腔心事寄于玉箫罢了,故有「三山安在」句结尾。感怀、悲戚、无奈之意萦绕不绝。
《大江东去·用东坡先生韵》该词虽是和韵之作,但作者借景抒情,借古伤今,与东坡《念奴娇》之壮美相比,却也是别一番氛围和意境。
作者简介
参考资料
- [1]唐圭璋等.《唐宋词鉴赏辞典》(南宋·辽·金卷).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10:2559
- [2]唐圭璋等著 .《唐宋词鉴赏辞典》(南宋·辽·金卷). 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 1988年版(2010年5月重印) :2562-25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