汲江煎茶

活水还须活火烹,自临钓石取深清。

大瓢贮月归春瓮,小杓分江入夜瓶。

茶雨已翻煎处脚,松风忽作泻时声。

枯肠未易禁三碗,坐听荒城长短更。

复制 复制
朗读 朗读

作品简介

《汲江煎茶》是北宋诗人苏轼写的一首七言律诗,这是一首关于茶道的七律,诗中描写了从取水、煎茶到饮茶的全过程。该诗表现了诗人通达从容的人生态度,谪居心情写得甚为含蓄;显著特征为,构思奇特,描写精美细致,笔风清新简淡。

译文注释

译文

逐句全文

活水(1)还须活火(2)烹,自临钓石取深清(3)

煎茶要用流动的活水和旺盛的炭火来烹煮,便亲自到钓石处取水煎茶。

大瓢贮月(4)归春瓮,小杓分江(5)入夜瓶。

明月倒映在江面, 用瓢舀水,仿佛在舀明月,倒入瓮中;再用小勺分取,装入瓶中。

茶雨(6)(7)煎处(8),松风忽作泻时声。

煮沸时茶沫如雪白的乳花在翻腾漂浮,倒出时似松林间狂风在震荡怒吼。

枯肠未易禁三碗(9),坐听荒城长短更(10)

清澈醇美使枯肠难以三碗为限,坐着倾听荒城里长更与短更相连。

注释

(1)活水:刚从江中打来的水。

(2)活火:有焰之炭火。

(3)深清:指既深又清的江水。

(4)贮月:月映水中,一并舀入春瓶,因此说是“贮月”。

(5)分江:从江中取水,江水为之减了分量,所以说是“分江”。

(6)茶雨:一作“雪乳”,指煮茶时汤面上的乳白色浮沫。

(7)翻:煮沸时滚动。

(8)脚:茶脚。

(9)枯肠未易禁三碗:是说面对如此好茶也喝不上几碗。卢仝《谢孟谏议寄新茶》:“三碗搜枯肠。”此反用其意。未易:不容易。禁:承受。

(10)长短更:指报更敲梆子的次数,少者为短,多者为长。更:打更。

创作背景

《汲江煎茶》此诗作于元符三年(1100),作者被贬在儋州(海南岛惯县),这首诗就是这一年的春天在儋州作的。

文学赏析

《汲江煎茶》第一句说,煮茶最好用流动的江水(活水),并用猛火(活火)来煎。唐朝人论煮茶就有所谓“茶须缓火炙,活火烹”的说法,缓火就是炆火(微火),活火是指猛火。这里说应当用猛火烹,用活水煮。因为煎茶要用活水,只好到江边去汲取,所以第二句说,自己提着水桶,带着水瓢,到江边钓鱼石上汲取深江的清水。

他去汲水的时候,正当夜晚,天上悬挂着一轮明月,月影倒映在江水之中。第三句写月夜汲水的情景,说用大瓢舀水,好象把水中的明月也贮藏到瓢里了,一起提着回来倒在水缸(瓮)里;第四句说,再用小水杓将江水(江)舀入煎茶的陶瓶里。这是煎茶前的准备动作,写得很细致、很形象,很有韵味。

第五句写煎茶:煮开了,雪白的茶乳(白沫)随着煎得翻转的茶脚漂了上来。据会品茶的人说,好茶沏了呈白色,这里翻“雪乳”,说明他沏的是好茶。茶煎好了,就开始斟茶。第六句说,斟茶时,茶水泻到茶碗里,飕飕作响,像风吹过松林所发出的松涛声。他在《试院煎茶》诗里说“飕飕欲作松风声”,也是用“松风”来形容茶声。这虽然带点夸张,却十分形象、逼真地说明,他在贬所的小屋里,夜间十分孤独、寂静,所以斟茶的声音也显得特别响。

第七句写喝茶,说要搜“枯肠”只限虽三碗恐怕不易做到。这句话是有来历的。唐代诗人卢仝《谢孟谏议寄新茶》诗说:“一碗喉吻润,二碗破孤闷,三碗搜枯肠,惟有文字五千卷,……七碗吃不得,惟觉两腋习习清风生。”写诗文思路不灵,常用“枯肠”来比喻。搜索枯肠,就是冥思苦索。卢仝诗说喝三碗可以治“枯肠”,作者表示怀疑,说只限三碗,未必能治“枯肠”,使文思流畅。看来他的茶量要超过“三碗”,或许喝到卢仝诗中所说的“七碗”。他在另一首诗中就说,“且尽卢仝七碗茶”。喝完茶干什么?没事。所以最后一句说,喝完茶,就在这春夜里,静坐着挨时光,只听海南岛边荒城里传来那报更(夜间报时)的长短不齐的鼓声。

《汲江煎茶》这首诗的特点是描写细腻生动。从汲水、舀水、煮茶、斟茶、喝茶到听更,全部过程仔仔细细、绘影绘声。通过这些细节的描写,诗人被贬后寂寞无聊的心理,很生动地表现出来了。

作者简介

苏轼

苏轼(诗神)

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进士。曾上书力言王安石新法之弊,后因作诗讽刺新法而下御史狱,贬黄州。宋哲宗时任翰林学士,曾出知杭州、颖州,官至礼部尚书。后又贬谪惠州、儋州。多惠政。卒谥文忠。学识渊博,喜奖励后进。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其文纵横恣肆,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并称“苏辛”。 又工书画。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等。

参考资料

  • [1]胡静、文镜铮.东坡之豪放与真诚:四川大学出版社,2016.03:第37页
  • [2]王永照、朱刚.宋诗一百首: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04月第1版:第61页
  • [3]杨抱朴.《苏东坡集》诠释与解读: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2003年01月第1版:第1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