敕赐百官樱桃

芙蓉阙下会千官,紫禁朱樱出上阑。

才是寝园春荐后,非关御苑鸟衔残。

归鞍竞带青丝笼,中使频倾赤玉盘。

饱食不须愁内热,大官还有蔗浆寒。

复制 复制
朗读 朗读

作品简介

《敕赐百官樱桃》是唐代诗人王维所作的一首七言律诗,此诗首联描绘了宫中赐群臣樱桃的盛景;颔联申明皇帝不忘先祖之恩义,重视并厚待群臣;颈联描写群臣受赐樱桃之情景;尾联交待膳食官员为吃樱桃配备了甘蔗汁以除热。全诗用语典雅,富有情趣,是唐代咏樱桃诗中的佳作。

译文注释

译文

逐句全文

芙蓉阙(2)下会千官,紫禁朱樱出上阑(3)

芙蓉阙下聚集了众多的官员,紫禁城内朱红的樱桃从上阑宫中捧出。

才是寝园(4)春荐(5)后,非关御苑鸟衔残。

刚刚到祖先陵园完成了春季祭献,不是御花园的鸟儿叼残了樱桃。

归鞍竞带青丝笼(6)中使(7)频倾赤玉盘。

回家的马鞍上纷纷系有青丝绳笼子,宫中使者频繁倾倒着红色美玉的盘子。

饱食不须愁内热(8)大官(9)还有蔗浆寒。

饱食樱桃无须担心生内火,膳食官还提供寒凉的甘蔗汁呢。

注释

(1)敕赐:皇帝赏赐。诗题下有注:“时为文部郎。”

(2)芙蓉阙:指皇宫门前两旁的楼观,形似芙蓉。

(3)上阑:汉代宫观名,在上林苑中。

(4)寝园:陵园。

(5)春荐:唐李绰《岁时记》载:“四月一日,内园进樱桃,寝园荐讫,颁赐百官各有差。”荐,祭献。

(6)青丝笼:系有青丝绳的篮子。

(7)中使:宫中派出的使者。多指宦官。

(8)内热:也叫内火,中医证名《政和证类本草》卷二三引孟锐曰:“樱桃热,益气,多食无损。”

(9)大官:即主管官廷饮食的官员。《汉官仪》曰:“大官,主膳羞也。”

创作背景

樱桃在古代是难得的贵族食物,俗话说,“樱桃好吃树难栽”。樱桃树怕冷,怕热,怕旱,怕涝,在古代的技术条件下,难以展开成规模的种植栽培。唐代宫廷中收获了樱桃之后,待樱桃如珍宝,先向先帝祭献,再分赐群臣。王维这首《敕赐百官樱桃》就是作于这个背景之下。根据题注,此诗为王维任文部郎(即吏部郎中)时作。据《禅鉴》载,唐玄宗天宝十一载(752)三月乙酉二十八日改吏部为文部,唐肃宗至德二载(757)十二月复旧。《敕赐百官樱桃》此诗作于天宝十一载三月二十八日之后。

文学赏析

《敕赐百官樱桃》是一首咏樱桃诗。唐代诸多诗人,如白居易、张籍、韩愈、韩偓等,都因获赐樱桃而作诗。但是樱桃诗不易作。桃、李等作物有许多经典故事可以在创作诗歌时加以化用发挥,但关于樱桃的典故、故事却非常稀少。大部分人没有那么多财力、精力“侍奉”樱桃树,导致樱桃树本身就很少。虽然樱桃的典故稀少,但樱桃的物性如色泽鲜红、光泽珠润、口感酸甜等,在诗中被描写得就比较多了。诗人创作诗歌,往往希望另辟蹊径,不落俗套。崔兴宗有《和王维敕赐百官樱桃》诗:“未央朝谒正逶迤,天上樱桃锡此时。朱实初传九华殿,繁花旧杂万年枝。未胜晏子江南橘,莫比潘家大谷梨。闻道令人好颜色,神农本草自应知。”崔兴宗试图借别的果物的典故,对比衬托出樱桃的特点。“江南橘”化用了《晏子》“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为淮北则为枳”。“大谷梨”语出潘岳《闲居赋》,传言大谷梨夏天成熟,“海内惟此一树”。典故虽然古雅,用来形容樱桃,却不贴切:橘子和梨,在外形上跟樱桃的差距很大,口感也完全不同。这两句诗,完全没有写出樱桃本身的特点。

既然赋写樱桃本身难以出新,王维选择从其他角度赋诗:展现赐桃之事,以突出皇帝恩典为重点。首联“芙蓉阙下会千官,紫禁朱樱出上阑”,以颇为典雅的词语,描绘了宫中赐群臣樱桃的盛景。颔联出句“才是寝园春荐后”,写出皇帝不忘先祖之恩义;对句“非关御苑鸟衔残”,写出皇帝重视群臣、厚待群臣的恩义。凸显皇恩之词本来容易写得空洞、浮于华词,但王维在这一联却改用活泼之笔,以一种玩笑的口吻,描写出一个自然而有趣的场景,可以说别出心裁。第三联具体描写群臣受赐樱桃之景,却没有直接写赐物:“归鞍竟带青丝笼,中使频倾赤玉盘。”然而读者在阅读时,却自然而然地将樱桃联想到“青丝笼”“赤玉盘”中,果实鲜美,器物别致,令人垂涎。尾联“饱食不须愁内热,大官还有蔗浆寒”,写到了一个细致有趣的小细节:膳食官员为赐物樱桃配备了甘蔗汁以解除“内热”,在一首感谢皇恩的官场诗作中,在凸显宫中行事之周到的诗句中,写出了生活情趣。正因“情趣”之妙,使得这首诗成为唐代樱桃诗中的佳作。

作者简介

王维

王维(诗佛)

唐朝著名诗人

王维(701—761),字摩诘,号摩诘居士,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有“诗佛”之称,与孟浩然合称“王孟”。开元进士。累官至给事中。前期写过一些以边塞题材的诗篇,但其作品最主要的则为山水诗,通过田园山水的描绘,宣扬隐士生活和佛教禅理;体物精细,状写传神,有独特成就。兼通音乐,工书画。有《王右丞集》。

参考资料

  • [1]张 晨.王维诗全鉴[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20.256-258
  • [2]彭定求 等.全唐诗(上)[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2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