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调歌头·山家酿初熟
少室玉华谷月夕,与希颜、钦叔饮,醉中赋此。玉华诗老,宋洛阳耆英刘几伯寿也。刘有二侍妾,名萱草、芳草,吹铁笛骑牛山间,玉华亭榭遗址在焉。金堂、玉室,嵩山事。石城、琼壁,少室山三十六峰之名也。
山家酿初熟,取醉不论钱。清溪留饮三日,鱼鸟亦欣然。见说玉华诗老,袖有望忧萱草,牛背稳于船。铁笛久埋没,雅曲竟谁传。
坐苍苔,攲乱石,耿不眠。长松夜半悲啸,笙鹤下遥天。天上金堂玉室,地下石城琼壁,别有一山川。把酒问明月,今夕是何年。
作品简介
《水调歌头·山家酿初熟》是金末至大蒙古国时期文学家、诗人元好问创作的一首词,该词借玉华诗老闲适隐逸生活,抒写了词人向往大自然,羡慕隐士生活的心愿。全词明快飘逸,表现了词人一但投入大自然的怀抱而产生的旷达欢快的心情。
译文注释
译文
少室玉华谷月夕,与希颜、钦叔饮,醉中赋此。玉华诗老,宋洛阳耆英刘几伯寿也。刘有二侍妾,名萱草、芳草,吹铁笛骑牛山间,玉华亭榭遗址在焉。金堂、玉室,嵩山事。石城、琼壁,少室山三十六峰之名也。
六月十五游少室山下玉华山谷,与雷渊、李献能一起饮酒作乐,喝醉了写下这首词。北宋洛阳耆英会上的刘几,他有两个侍妾,名字叫萱草、芳草,他们经常吹着铁笛骑着牛游山玩水,刘几的亭台楼阁的遗址就在这玉华山下。嵩山真是游仙之所。石城、琼壁是少室山三十六峰中两峰的名字。
山家(1)酿初熟(2),取醉不论钱。清溪留饮三日,鱼鸟亦欣然。见说(3)玉华诗老,袖有望忧萱草(4),牛背稳于船(5)。铁笛久埋没,雅曲竟谁传。
山中人家的酒刚刚酿好,就买来痛饮以图大醉而不计较其价格高低。清澈的溪水挽留我们痛饮三日,就连河中鱼、林中鸟也欢欣鼓舞。听说刘几,经常携带者萱草和芳草二侍妾,无忧无虑地骑着牛游玩在山水之间。刘几所用过的铁笛埋没许久了,他所吹奏的典雅的曲子,究竟传给谁。
坐苍苔(6),攲乱石(7),耿(8)不眠。长松夜半悲啸,笙鹤下遥天(9)。天上金堂玉室,地下石城琼壁,别有一山川。把酒问明月(10),今夕是何年。
坐在青苔,斜靠在石头上,心中有事彻夜不眠。听着风吹松涛的声音,想起了仙人王子乔的故事。天上的游仙之所,地上的石城峰琼壁峰,另外还有玉华的亭台楼阁。举着酒问明月,现在是什么时候。
注释
(1)山家:山中人家,这里指嵩山玉华峰下的人家。
(2)酿初熟:酒刚酿造出来。
(3)见说:听说。
(4)萱草:草名,俗称黄花菜,故人认为种此草可以忘忧,也叫忘忧草。
(5)牛背稳于船:因水牛平常行动迟缓,坐骑背上很安稳。该句化用陆游《牧牛儿》:“童儿踏牛背,安稳如乘舟”句。
(6)苍苔:即青苔。
(7)攲乱石:依靠在石头上。攲:通“倚”,斜靠着。
(8)耿:形容词人心中有事。
(9)笙鹤下遥天:指指王子乔骑鹤升仙故事。据汉刘向《列仙传》载:周吴王太子晋,好吹笙,作凤鸣,游伊、洛间,道士浮丘公接上嵩山,三十余年后,乘白鹤缑氏山顶,举手谢时人仙去。
(10)把酒问明月:该句化用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句意。
创作背景
金宣宗兴定四年(1220)夏,元好问三十一岁。因为时局的原因,诗人者隐居在嵩山脚下几年了,期间常常和朋友一起游览山川风物。同年六月,他曾和雷希颜、李献能同游玉华谷,期间写下《水调歌头·山家酿初熟》这首词。
文学赏析
上片言“山家”清幽、安舒之境,与当时世乱流离相对衬。借追怀前贤山林徜徉、悠悠自得之态,抒发雅调绝响,知音难觅之感。留连忘返之情隐隐露出。起笔写到山中的新酿,饮新酿只求痛快不论金钱,也是古人风尚,李白有“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的雅兴,那是在盛唐,是在诗人春风得意之时。同样是和朋友饮酒,元词多了一分朴实,少了一分浪漫。仍然是好酒留人醉,再兼了清溪的自然美景,连鱼鸟也醉于其间了,更何况人。所以留下来住几天,为了这种不可多得的世外仙人的享受。词中充满了诗人欣喜而兴奋的情绪。接着是个典故,“见说玉华诗老,袖有望忧萱草,牛背稳于船。铁笛久埋没,雅曲竞谁传”五句,说的是洛阳耆英刘几刘伯寿的故事。这几句描写玉华诗老刘几无忧无虑地骑牛吹笛,神情怡然自得的状态,抒发诗人的向往和遗憾的情感。雅曲谁传,连李白都曾有过大雅久不作的怅惘,那些清雅的曲子,那些超俗的怀抱,在这乱离之世,有谁可以理解。诗人写玉华诗老刘几的故事,是借其闲适隐逸的生活,抒发自己向往大自然,羡慕隐士生活的心愿。
下片写国忧家愁刻刻萦怀。斜靠在乱石苍苔之中,欲眠却又难眠。数日恩的隐忧是内敛的,只有靠着典故和传说曲意表达。诗人在这里忍听长松悲啸,长夜辗转难眠,不由得想起前贤们的风流雅事来,否则,那无边的烦恼将如何排遣。存于乱世,心游世外,置身于“别有一山川”的玉华谷,游仙之心顿生。金堂玉室是传说里的游仙之所,石城琼壁则是眼前之景的名字,虚实相生,使人读来恍惚,如入其境。天上地下云游之广,体现诗人运思之密。接下来写时间上的慨叹,化用苏轼《水调歌头》语“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拙直中见机巧,本来是一种抑郁的情绪,却用了旷达的语言描述出来。不问青天,直接问向朗朗明月,这十五的月亮是圆了,可是人间的离合却没法叙说,全词到此,渲染的情绪已经达到一个高潮,空间的广阔和时间的无限感非常强烈,人在自然面前是渺小的,同样,人在现实的面前也是如此,欲有所为却终于无能为力,这样的悲哀和叹息,只是说给懂的人听罢了。
《水调歌头·山家酿初熟》全词明快飘逸,表现了词人一旦投入大自然的怀抱而产生的旷达欢快的心情。通篇都是在对自然的写景和人物活动中抒情,其中典故和古人名句的化用是自然浑成,不露痕迹的,真可谓神来之笔。
作者简介
参考资料
- [1]姚奠中主编.《元好问词评析》.商务印书馆.2016.10.第38-40页
- [2]龙德寿编选.《元好问萨都剌集》.凤凰出版社.2011.12.第78-80页
- [3]齐存田著.《遗山诗词赏论》.中国文联出版社.2004.09.第304-30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