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半

三更三点万家眠,露欲为霜月堕烟。

斗鼠上床蝙蝠出,玉琴时动倚窗弦。

复制 复制
朗读 朗读

作品简介

《夜半》是唐代诗人李商隐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诗人用清新富丽的笔触,为读者描绘了一幅幽深而又朦胧的静夜图。起首两句是总写,通过静态的描摹,勾勒了深夜的总体轮廓,并力全诗定下了基调;后两句是细写,通过动态的刻划,以动写静,从而达到了“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的效果,细腻地表现了夜半的幽深和静谧。该诗神、意俱到,且用笔亦极自然。

译文注释

译文

逐句全文

三更三点(1)万家眠,露欲为霜月堕烟(2)

半夜家家户户都停止了一切活动进入睡眠,露将要凝结为霜,夜色也暗淡下来。

斗鼠上(3)蝙蝠(4)出,玉琴(5)时动倚窗弦。

斗鼠和蝙蝠在这个时候也开始出来活动了,而倚窗之琴弦时动,则简直似有幽灵在室内。

注释

(1)三更三点:古代报时,一夜分为五更,每一更又分为三点。三更指半夜十一时至下夜一时。

(2)露欲为霜月堕烟:《左传·桓公五年》:“七月有白露,八月露结,九月乃成霜。”

(3)床:朱本、姚本作“堂”。

(4)蝙蝠:一种能飞翔而似鼠的哺乳动物。焦赣《易林·豫之小畜》:“蝙蝠夜藏,不敢昼行。”

(5)玉琴:琴身嵌有美玉者,取其字面华美,亦美称为玉琴。

创作背景

酌编大中五年(851年)秋。此心有愁思郁结而不寐,程梦星以为“悼亡”而作,似之。程梦星《重订李义山诗集笺注》卷上曰:“此亦悼亡之作。通篇歌去,有‘未免有情,谁能遣此’之意,而无儇薄气,所以定有悼亡。读此若专以为写景,则负此诗矣。”

文学赏析

《夜半》这首诗最先让人感觉到的是夜半时分的寂静。“三更三点”表明时间正好是夜半时。这个时间人世间一切活动都停止了。“万家眠”,可见在诗人感觉中外部空间是万家无声无息,一片无边的沉静。首句连用三个数词,形成一种强调的意味。这种强调,正是从时间和空间上引导人设身处地去体味那夜半的气氛。

“露欲为霜月堕烟”,露水即将凝结成霜似乎都能察觉,自然也是在静极无聊中生出此想。而月堕雾中,夜色暗淡,又进一步加重了夜色给人的沉寂感受。“斗鼠上堂蝙蝠出”,因为人静,斗鼠和蝙蝠才这样作闹。而注意到鼠和蝙蝠,则依然由于夜静。“玉琴时动倚窗弦”,比起鼠和蝙蝠之动更微细,几乎近于主观幻觉。但正是由于有这种纤细的感觉,更显得夜静到了极点。

诗人的感觉很纤细。着意从纤细的感觉中写出他的愁怀。所谓“见此愁景,即是愁人”,可以用来说明诗的艺术构思。

作者简介

李商隐

李商隐(七律圣手)

晚唐著名诗人

李商隐(813—858),字义山,号玉溪生,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人。开成进士。曾任县尉、秘书郎和东川节度使判官等职。因受牛李党争影响,被人排挤,潦倒终身。所作咏史诗多托古以讽时政,无题诗很有名。擅长律绝,富于文采,构思精密,情致婉曲,具有独特风格。然有用典太多,意旨隐晦之病。与温庭筠合称“温李”,与杜牧并称“小李杜”。有《李义山诗集》。

参考资料

  • [1]黄世中注疏.类纂李商隐诗笺注疏解 第1册[M].合肥.黄山书社.2009.11.705-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