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中夜坐

悠悠天地间,草木献奇怪。

投老一蒲团,山中大自在。

复制 复制
朗读 朗读

作品简介

《山中夜坐》是宋末诗人文及翁所写的一首五言绝句,诗的语调是平和的,却内蕴着亡国的哀痛与愤激。次句即隐喻宋亡后世态的翻覆和种种丑恶不堪的奇情怪事。诗仅二十字,意象鲜明,意蕴深厚,意境开阔深远,充分发挥了五言绝句即小见大、以少胜多的艺术特长。全诗表达了诗人对故国已亡的哀痛及激愤,同时也表达了自己报国无法的压抑之情。

译文注释

译文

逐句全文

悠悠(1)天地间,草木(2)奇怪(3)

悠悠天地之间,草木呈献出千奇百怪。

投老(4)蒲团(5),山中大自在。

老来独坐在蒲团上,觉得山中特别逍遥自在。

注释

(1)悠悠:寥廓,深远。

(2)献:呈现。

(3)奇怪:奇形怪状,隐喻宋亡后的种种怪事。

(4)投老:到老,临老。

(5)蒲团:用蒲草编织的垫子,僧人打坐或跪拜时用。

创作背景

德祐初(即1275年),文及翁曾任参知政事,宋亡不仕,闭门著书。《山中夜坐》这首诗就是写他在山中的隐居生活的。

文学赏析

诗题为《山中夜坐》,山中景色。已属清幽,加之时当夜晚,蒲团静坐,气氛更为恬静淡泊,定下了诗的基调。

开头两句写山中景色。悠悠,状天地的寥廓,景象开阔深远。献,奉献,这里将草木拟人化,即在浩瀚的宇宙中,草木都有了知觉,竞相呈现各种奇形怪状的姿态。这句隐喻宋亡后世态翻覆,种种怪事不堪入目。

后两句承“奇怪”而来,由写景转而写心境。在草木争奇斗怪的热闹场合中插入“蒲团”,本来是不协调的。加之是“投老”,坐一辈子,直到生命终结,不能不使人为之叹惋。但面对社会现实而富于正义感的诗人,既不能力挽狂澜,又不甘心依附元朝,除终老蒲团外别无他途。“自在”而冠以“大”,似乎诗人对这种归隐生活,是十分喜爱和赞赏的。

据李有《古杭杂记》记载,文及翁及第后,与同科进士游览西湖,即席赋《贺新郎》一首。词中说:“余生自负澄清志。”又说:“借问孤山林处士,但掉头笑指梅花蕊。天下事,可知矣!”可见文及翁本来是一个胸有大志、一心图谋恢复的有为之士,从他对林处士的讥诮,也可看出他对那些自命风雅、不问国事的所谓“高人隐士”是如何深恶痛绝了。这样一位血性男儿,要在寂静的山林里孤坐蒲团以了残生,这里头当蕴含多少难言的隐痛。平和的外表下深藏着的,是亡国的哀痛和愤激,外表越是恬淡和闲适,内心的痛苦也就越是深切和沉重。应该说,这种“自在”的归隐生活,是作为社会的对立面而存在的,是对现实的抗争。

南宋末年的词人刘辰翁有一首《柳梢青》词,其中写道:“那堪独坐青灯!想故国高台月明。辇下风光,山中岁月,海上心情。”在清冷的山中夜晚,青灯独坐,念念不能忘情的,仍然是旧君故国,前朝父老。文及翁和刘辰翁的身世和心境,完全相通。

作者简介

文及翁

文及翁

宋代进士

文及翁(生卒年不详),字时学,号本心,绵州(今四川绵阳)人,徙居吴兴(今浙江湖州)。宝祐元年(1253)中一甲第二名进士,为昭庆军节度使掌书记。景定三年(1262),以太学录召试馆职,言公田事,有名朝野。除秘书省正字,历校书郎、秘书郎、著作佐郎、著作郎。咸淳元年(1265)六月,出知漳州。四年,以国子司业,为礼部郎官兼学士院权直兼国史院编修官、实录院检讨官。年末,以直华文阁知袁州。德祐初,官至资政殿学士、签书枢密院事。元兵将至,弃官遁去。入元,累征不起。有文集二十卷。不传。

参考资料

  • [1]陶文鹏.宋诗精华.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01.第926页
  • [2]赵祖堃等.宋诗三百首.新疆青少年出版社.2007.03.第17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