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径山大觉禅师影堂

超然彼岸人,一径谢微尘。

见相即非相,观身岂是身。

空门性未灭,旧里化犹新。

谩指堂中影,谁言影似真。

复制 复制

作品简介

《题径山大觉禅师影堂》是唐代诗人张祜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该诗描写了诗人在径山大觉禅师影堂瞻仰径山大师遗像时的感悟,禅师虽然已经离去,却思想永存,体现出了诗人对禅师的缅怀与钦佩之情。

译文注释

译文

逐句全文

超然彼岸(1)人,一径谢微尘(2)

你本超然彼岸人,断然出世脱红尘。

见相即非相,观身岂是身。

眼见万相即非相,细观自身岂是身。

空门性未灭,旧里化(3)犹新。

既入空门性不灭,虽离故里教化存。

谩指堂中(4),谁言(4)似真。

奠为空指堂中影,谁说影相似真形?

注释

(1)彼岸:超离生死之处。《智度论·十二》日:“以生死为此岸,涅檗为彼岸。”

(2)一径谢微尘:一径:一直。微尘:色体(即物质)之极少为极微,七倍极微为微尘。以微尘言大干世界所聚之物极小。谢微尘:离世。

(3)旧里化:旧里:故所。化:教化。《法华经·方便品》:“化一切众生,皆令人佛道。”

(4)影:绘像。又物体遮光所生之暗色。

文学赏析

径山大觉禅师即禅宗牛头系名僧法钦(亦作道钦)。法钦禅师28岁发心入道,拜玄素禅师为师,修习牛头禅法。后至浙江余杭径山,结庵独处,而参学者众,德誉远闻。公元769年(大历四年),唐代宗慕其为人,下诏赐其“国一禅师”号,并于其庵址建径山寺。其后历代均有高僧住于径山。张祜此次游于江淮,来到径山大师影堂,见到了径山大师的绘像,他在这位著名禅师的遗像前,道出了不一般的感悟。首先对于径山大师的谢世,他表示了他自己的看法:径山大师本来就不是此岸的凡夫俗子,现在他不过是辞世归去。接着,他表述了大觉禅师的禅法思想:相即非相,身乃非身。这也是牛头宗的禅法思想。一切都是空虚。既然如此,无所谓生与灭、去与存。径山大师既已离去,又未离去。他的道性、他的教化永存。至于眼前的画像,那不过是捕风捉影,且会改变。留神而略形,这是径山给张祜的启迪。

作者简介

张祜

张祜

唐代诗人,有“海内名士”之誉

张祜(785—849), 字承吉,清河东武城(今山东武城)人。初寓姑苏,后至长安,辟诸侯府,为元稹排挤,遂至淮南、江南。爱丹阳曲阿地,隐居以终。卒于大中(唐宣宗年号,847—860)年间。因诗扬名,以酒会友,酬酢往业,平生结识了不少名流显官。然而由于性情孤傲,狂妄清高,使他多次受辟于节度使,沦为下僚。在其诗风沉静浑厚,有隐逸之气,但略显不够清新生动。有《张处士诗集》,《全唐诗》收其诗二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