巫山一段云·古庙依青嶂

古庙依青嶂,行宫枕碧流。水声山色锁妆楼。往事思悠悠。

云雨朝还暮,烟花春复秋。啼猿何必近孤舟。行客自多愁。

复制 复制
朗读 朗读

作品简介

《巫山一段云·古庙依青嶂》是五代词人李珣所写的一首咏史词,该词通过描写古庙青嶂,行宫妆楼等景色,流露出词人对自然永恒而人世无常的感慨。

译文注释

译文

逐句全文

古庙(2)青嶂(3)行宫(4)枕碧流(5)。水声山色锁妆楼(6)。往事思悠悠。

神女寺依旧傍着青山,楚王的细腰宫依旧枕着碧绿的江流。潺潺流水和暖暖翠岚环绕着昔日梳妆的楼台,悠悠往事真叫人感慨万千。

云雨(7)朝还暮,烟花(8)春复秋。啼猿(9)何必近孤舟。行客自多愁。

巫山从早到晚雨迷云轻,春去秋来花开花落,岁月就这般流逝。何必要猿啼声声传向孤舟,远行的旅客自有许多忧愁。

注释

(1)巫山一段云:唐教坊曲,原咏巫山神女事。后用为词牌。双调小令,四十四字,前后片各三平韵。

(2)古庙:指巫山脚下供奉神女的祠庙。

(3)青嶂:即十二峰。嶂:形势高险象屏障的山峰。

(4)行宫:京城以外供帝王出巡时居住的宫室,此处指楚细腰宫遗址。

(5)枕碧流:意为行宫临水而建。

(6)妆楼:寝楼,指细腰宫中宫妃所居。

(7)云雨:指宋玉《高唐赋序》楚怀王梦中幽会巫山神女之事。

(8)烟花:泛指自然界艳丽的景物。

(9)啼猿:巫峡多猿,猿声凄厉如啼。

创作背景

《巫山一段云·古庙依青嶂》该词当写于前蜀覆灭(公元925年)后不久。词人乘一叶扁舟漂流三峡,凭吊巫山细腰宫遗迹时,遥想千年往事,联想起有关的传说和史事,受宋玉《高唐赋》的启示,有感而发写下了两首具有咏史性质的词篇。本词是其中的第二首。

文学赏析

上片写望中所见。“古庙”二句,写古庙和行宫所处环境。“依”、“枕”都是拟人化的写法,不仅写位置形势,也富于感情色彩,有依恋不舍之情,感慨神女仍在,楚王已逝。并使整个画面富于灵感,处于动态之中。“水声山色锁妆楼”句中所写“妆楼”,用一“锁”字,烘托出一种幽深孤寂的气氛。这里以乐景写哀情,青山绿水,景色秀美,若有人常伴是一美事,然独处山水,无人作陪,自然引发愁思。由此也引发词人的遐想:“往事思悠悠”。

下片写舟中所感。开言紧承“往事思悠悠”写到“云雨朝还暮,烟花春复秋”,“云雨”、“烟花”既以自然之景喻岁月无情,匆匆流逝。又暗示昔日云雨之梦,烟花之景与时俱逝。语意双关,愁思萦绕。词人联想,无论是神女还是宫妃,朝去暮来,春秋交替,总会引起孤寂难耐之感。结句“啼猿何必近孤舟,行客自多愁”,词人抒写自己的感受:行客至此,不必猿啼已自多愁,以景结情,情景交融,意境悠远凄迷,情思低回留连。

《巫山一段云·古庙依青嶂》全词表现出岁月流逝,世事变幻和“行客自多愁”的个人身世之感,将吊古与伤今结合在一起,以沉郁真挚的感情、曲折蕴藉的笔调抒发出深沉的今昔兴亡之感,完全摆脱了缠绵悱恻的“儿女之情”。

作者简介

李珣

李珣

晚唐词人

李殉(855—930),字德润,先祖为波斯人,后移家梓州(今四川三台)。他是“花间派”重要作家,时有“李波斯”之称。曾以秀才的身份被州郡政府作为优秀人才推举给朝廷,因善作歌词得到后主的赏识。前蜀被后唐攻灭后,不仕。著有《琼瑶集》。今存词五十余首散见于《花间》、《尊前》等。王国维辑成《琼瑶集》一卷。

参考资料

  • [1]赵崇祚辑、杨鸿儒注评.花间集.浙江古籍出版社.2013.231页
  • [2]《唐宋词鉴赏辞典》(唐·五代·北宋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8年4月版,第220页
  • [3]肖笃宋.唐宋词三百首 (少年版).湖南少年儿童出版社.2006年05月第1版.46页
  • [4]顾农、徐侠.花间派词传 温庭筠 、皇甫松、韦庄等.吉林人民出版社.1999.61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