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简介
《忆少年·别历下》北宋晁补之的词,这是一首伤别之作,写作者离开历下城时的感受,在依依不舍中感叹世事无常,年华易逝。词的上片,起笔叠用三个“无”字,前三句写尽行踪飘零,宦途辗转。“南山”二句继写送故人时的无限依恋。词的下片,“罨画’句赞历下林泉景胜。“算重来”以下,设想今后变迁,不胜感慨。
译文注释
译文
无穷官柳(1),无情画舸(2),无根行客。南山(3)尚相送,只高城人隔。
柳树一片,一望无边,画船不知人间离情,依然载着四方来客四处游荡,挂起远航的征帆。只有南山有情有意,在两岸来相送,只是高城处的佳人,却被山水隔断了视线。
罨画(4)园林溪绀碧(5),算重来、尽成陈迹。刘郎(6)鬓如此,况桃花颜色。
两岸风光如画,秀丽动人,园林溪水一片水色青青,明净透彻。就算能重新游一遍旧地,也物是人非,成为过眼云烟,到处飘泊,刘郎的鬓发已花白如斑,人已苍老,何况桃花的青春?
注释
(1)官柳:大道两旁的柳树。官,把官道,大路。
(2)画舸:画船,指首尾彩画的大船。
(3)南山:指历山,在历城县南。
(4)罨画:色彩杂染的图画。
(5)绀碧:深蓝色。绀:本谓青红,青而含赤色,后谓青翠之色。
(6)刘郎:刘禹锡。刘禹锡诗有:”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 “刘郎桃花:谓刘禹锡作桃花诗讥讽当权贾祸遭贬之事。
创作背景
《忆少年·别历下》这首词作于哲宗绍圣二年(1095年),是词人谪贬应天府(今河南商丘),告别历下时的抒怀之作。
文学赏析
《忆少年·别历下》这首词写作者独自离开历下城时的感受。
词的上片,起笔叠用三个“无”字,以白描方式突出飘泊者的凄凉,更增浓了漂泊者的悲哀。前三句写尽行踪飘零,宦途辗转。“南山”两句,点出题旨。“南山”“相送”,却被“高城”隔断,无限依恋,更增一层哀伤。“南山”二句继写送故人时的无限依恋。有情之人与无情之人对比鲜明,更显离愁之深。
词的下片,抒发人生感慨。“罨画’句写历城风光如画,使人留恋,令人难舍,赞历下林泉景胜。“算重来”以下,设想今后变迁,不胜感慨。这首词上片描写行客离别是的愁绪和恋恋不舍的心情,下片“刘郎”句用刘禹锡受贬、远谪僻乡重回长安但青春已去的故事,抒发年华易逝的感喟。感叹好景不常、华年空过、有情人无缘聚首的遗憾,全词语辞清丽婉雅而不绮艳,情意缠绵真挚,韵味久耐。全词以“无根”为抒情之根本,抒情凄婉。南山尚相送,只高城人隔。这首词上片描写行客离别是的愁绪和恋恋不舍的心情,下片感叹好景不常、华年空过、有情人无缘聚首的遗憾,全词语辞清丽婉雅而不绮艳,情意缠绵真挚而不软,韵味久耐咀嚼。这两句以山衬人,抒发了佳人不见的忧伤。“算重来”以下,设想今后变迁,不胜感慨。
《忆少年·别历下》这首词丽而不艳,清雅深婉,情义缠绵,韵味十足,令人回味无穷。
作者简介
参考资料
- [1]李静 等.唐诗宋词鉴赏大全集:华文出版社,2009:281-282
- [2]宋·晁补之著 乔力校注.晁补之词编年笺注:齐鲁书社,1992年: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