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简介
《金陵赏心亭》是北宋诗人王琪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此诗首联描写了金陵江山如画的美景;颔联写诗人念及往事,想到故友的离去,旧画难寻;颈联感叹时光流逝;尾联用“残蝉”的鸣声进一步烘托了诗情。全诗写得一波三折,十分感人,是一首情景合一的上乘之作。
译文注释
译文
千里秦淮(3)在玉壶,江山清丽壮(4)吴都(5)。
千里秦淮似是雕绣玉壶,江山清丽,壮美最是吴都。
昔人已化辽天鹤(6),旧画难寻卧雪图(7)。
故友远去飘渺如冲天云鹤,旧画难寻那珍品《袁安卧雪图》。
冉冉(8)流年去京国,萧萧(9)华发老江湖。
光阴冉冉,我离开京城已经数年,白发萧萧我要终老于江湖。
残蝉不会(10)登临意,又噪(11)西风入座隅。
残秋的蝉儿不理会我登临之意,西风里,又送来阵阵鸣声到我的座处。
注释
(1)金陵:即今江苏省南京市。
(2)赏心亭:故址曾位于水西门市民广场附近。为北宋进士丁谓于大中祥符九年(1016年)到昇州(两年后诏改江宁府)上任后所建。
(3)秦淮:南京有秦淮河。
(4)壮:加强。
(5)吴都:三国时东吴建都于建康,即今南京之地。
(6)辽天鹤:古代神话传说辽东人丁令威在灵虚山学道成仙,千年后,化鹤归辽(见《搜神记》卷一)旧时尝用“化鹤”为死亡的代称。
(7)卧雪图:周昉(一说为王维)所画的《袁安卧雪图》。
(8)冉冉:慢慢地。
(9)萧萧:萧索,冷落。
(10)会:理会,理解。
(11)噪:虫或鸟叫。
创作背景
《金陵赏心亭》此诗是一首暮年登临之作。从“残蝉”、“西风”可推知该诗作于秋末之时。
据《至正金陵新志》等书记道,“赏心亭在下水门(今南京西水关)城上,下临秦淮,尽观览之胜,丁晋公谓建”。并记述丁谓赴任前,宋真宗赵恒赐给他一幅唐代画家周昉(字仲朗)绘的《袁安卧雪图》,丁谓便将这幅名画张挂在赏心亭中。数十年后,该画被一太守以凡笔所画的《芦雁》易之。而后宋仁宗嘉祐二年(1057年)接任太守的作者王琪有感于此事,登亭赋此诗。
文学赏析
此诗为登临南京赏心亭之作。首联点题写景,充分描写了金陵作为的清丽、壮美,江山如画的美景,与清绝秀丽的诗歌融为一体,相互映衬。颔联因景而遐思,念及往事,想到故友的离去,旧画难寻。颈联则是作者联系自身,又感叹时光流逝,而自身抱负未展,“冉冉”“萧萧”这一对叠词,既对仗工整,又烘托了凄凉的气氛。尾联又回到诗人所处的场景,用“残蝉”的鸣声进一步衬托诗情。
《金陵赏心亭》全诗由登临而写景,因景而怀古,继而转入咏怀,感叹时光流逝,身世凄凉,写得一波三折,十分感人,是一首情景合一的上乘之作。
作者简介
参考资料
- [1](清)厉鹗辑撰,宋诗纪事 1,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08,第280页
- [2]陶文鹏主编,宋诗精华,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01,第91-92页
- [3]陈元生,高金波主编,历代长江诗选,长江文艺出版社,1993.08,第7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