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月一日三首·其一

今朝腊月春意动,云安县前江可怜。

一声何处送书雁,百丈谁家上水船。

未将梅蕊惊愁眼,要取楸花媚远天。

明光起草人所羡,肺病几时朝日边。

复制 复制

作品简介

《十二月一日三首》是唐代诗人杜甫的组诗作品。这三首诗通过描写云安的景物表达诗人寓居云安的感受。第一首诗写春意萌动而思念亲人,又羡慕为皇帝办事的机会而愁绪萦怀。

译文注释

译文

逐句全文

今朝腊月春意动,云安县前江可怜。

今天是腊月初一,便觉春意萌动,想到今年或可乘船东下,对云安县前的江水产生了怜爱之心。

一声何处送书雁,百丈(1)谁家上水船(2)

听到大雁的一声鸣叫想到给故乡寄书信,看到拉纤逆流而上的船只,不仅动了东游之念。

未将梅蕊惊愁眼,要取楸花(3)远天(4)

刚入腊月,梅花未放,元旦瞬忽将至,就要取椒花颂岁,聊自娱于天涯旅次了。

明光(5)起草人所羡,肺病几时朝日边(6)

为郎官起草于明光殿那是人所共羡的,但不知我这个病肺的检校员外郎何时才能回长安参加朝正大典而有幸起草。

注释

(1)百丈:牵船的大绳。宋程大昌《演繁露》云:“劈竹为大辫,用麻绳连贯以为牵具,是名百丈。”南宋陆游《入蜀记》云:“百丈,以巨竹四破为之,大如人肾。”

(2)上水船:逆流而上的船。

(3)媚:言其可爱。

(4)远天:指云安。

(5)明光:宫殿名。汉王商曾借明光殿起草作制诰。

(6)日边:用《世说新语·夙惠》中晋明帝童年事之典故,借指皇帝、朝廷。

创作背景

《十二月一日三首》这组诗当作于唐代宗永泰元年(765年)冬杜甫流寓云安时。黄鹤注:“永泰元年秋,公至云安,是冬在云安作。明年春晚,迁居夔州。”

由于在严武幕府时与少年同僚们的“分曹失异同”,以及自己“懒性从来水竹居”的爱好,杜甫终于在永泰元年初离开上峰兼老友的严武,归休草堂。又由于因此而产生的与严武的隔膜,他改变了在浣花溪长住的打算,于此年孟夏去成都,经嘉州、渝州、忠州,来到了云安,其时已是秋天了。不幸肺病发作,他“栖泊云安县”,“卧病一秋强”,秋冬二季都在旅寓所养病。忽然传来消息说:汉州刺史崔旰打败成都节度使郭英乂,致郭英乂为普州刺史韩澄戕杀。于是邛、泸、剑三州牙将各举兵讨呼,蜀中大乱。因此他计划下峡,“转作潇湘游”,以避祸乱,进而返回长安,以至于“归朝日簪笏”,“毫发裨社稷”就在这样的境遇中,杜甫于此年十二月一日一气呵成写下了这组脍炙人口的连章律诗。

文学赏析

杜甫的《十二月一日三首》营造了一种渐老逢春欣喜而又惋叹的老境,被清杜诗专家卢世潅誉为“七律之神境”。

第一首首联上句记时。腊月是农历十二月,本数九寒天,但因为南方气温偏暖,地方冬而有春意,故云“春意动”。下句记地。云安县濒江,“寒沙蒙薄雾,落月去清波”,风景如画,所以说甚可怜爱。诗题是“十二月一日”,但诗人敏感地抓住了寒冬中的春意来陶情写性,因此“春意动”遂成诗人触目发兴,生情抒怀之根。

颔联紧承次句写眼前之景。此时“诸弟各异方”,”诗人四个亲弟:杜颖、杜观、杜丰、杜占。在多年乱离中,杜颖、杜观、杜丰都分散在他乡,唯杜占随杜甫入蜀。后来杜颖曾因探望兄长至成都,然旋于广德二年(764年)秋别甫赴齐州。因“兄弟分离苦”,常令诗人想念不已。所以举头闻雁,不禁立刻联想到了他们该有音讯,因为古有雁足传书之说。然而“风尘荏苒音书绝”,杳如黄鹤,故用“何处”二字来表现自己不尽的怅惘。放眼江上船逆流上行。诗人只见船夫们正以百丈挽船冲涛而上急滩。不知船主,故云“谁家”,正与出句“何处”工对。

颈联承首句写腊后事。其时“万国皆戎马”,诗人又身老多病,故而时常愁绪萦怀,见梅开辄惊。寒梅本斗雪怒放之花,因今日刚进腊月,所幸梅蕊未吐,不曾撩起自己忧伤的愁思,所以说“未将梅蕊惊愁眼”。又因为花椒香烈,且可入药治病,故荆楚有采椒花制椒酒于岁首献君者、长者祝寿的风俗。晋刘臻妻就曾在元日献过《椒花颂》:“美哉灵葩,爰采爰献。圣容映之,水寿千万。″诗人于是想,云安“远天”倘若长遍红椒该多可爱,所以对句说“要取椒花媚远天”。

尾联写羡慕为皇帝起草文件的机会。古代有朝正之礼,即正月诸侯要朝见天子。诗人因春近而想到到朝正之礼,又想起自己去年曾由严武表请为检校工部员外郎。根据汉代制度,尚书郎是负责文章起草的,诗人虽为郎官,可并未拜官于朝起草过文诰。不过在十三年以前,即天宝十载(751年),他在长安献《三大礼赋》时,曾有过“集贤学土如堵墙,观我落笔中书堂”,“自怪一日声辉赫″的高兴已极的体验。这种温馨的回忆与对明日“再朝天”的朦胧期待的复杂感情融诸笔端,遂成尾联。只是担心自己肺病累年,历秋经冬,不知何年何日才能重新“五更三点入鹓行,朝觐天子。

作者简介

杜甫

杜甫(诗圣)

唐代著名现实主义诗人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举进士不第,曾任检校工部员外郎,故世称杜工部。宋以后被尊为“诗圣”,与李白并称“李杜”。其诗大胆揭露当时社会矛盾,对穷苦人民寄予深切同情,内容深刻。许多优秀作品,显示了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因被称为“诗史”。在艺术上,善于运用各种诗歌形式,尤长于律诗;风格多样,而以沉郁为主;语言精炼,具有高度的表达能力。存诗一千四百多首,有《杜工部集》。

参考资料

  • [1]彭定求 等.全唐诗(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563
  • [2]陈贻焮.杜甫评传(下).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765-766
  • [3]韩成武 张志民.杜甫诗全译.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7.676-6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