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江引·相思

相思有如少债的,每日相催逼。常挑着一担愁,准不了三分利。这本钱见他时才算得。

复制 复制
朗读 朗读

作品简介

《清江引·相思》是元曲作家徐再思创作的一首散曲。此曲将相思比作追债,以表现相思之苦日日折磨人而无法躲避,更以利上加利比喻相思之苦随着离别时日增加而不断加剧的感受,最后表明只有见面才能消除相思之苦。全曲语言质朴本色,不假辞藻,不用典故,但浅中见含蓄,俗中见机巧,足见作者的高明。

译文注释

译文

逐句全文

相思有如少债(3)的,每日相催逼。常挑着一担愁(4)(5)不了三分(6)。这本钱见他时才算得。

相思就像欠人债的债主,每日天都去逼迫催促。经常担负着一担忧愁的债务,却抵不了三分利息,这本帐只有见到他时才算得。

注释

(1)双调:宫调名,是元曲常用宫调之一。

(2)清江引:曲牌名。南曲属仙吕入双调;北曲属双调。多用为小令。句式定格为七、五、五、五、七。

(3)少债:欠债。

(4)一担愁:形容愁思沉重。一担,元时市语,形容重。

(5)准:偿还,抵偿。

(6)利:利息。

创作背景

元代的高利贷剥削特别凶狠。《元史·太宗纪》云:“以官民贷回鹘金偿官者,岁加倍,名羊羔息,其害为甚。”可见在元代欠债极其苦楚,《清江引·相思》这是这首曲子用以比喻的社会基础。其具体创作时间难以考证。

文学赏析

相思和借债给别人有一定的相似点,即都是出本钱的一方,共同点都是需要对方偿还,如果不偿还则一定不断地追;如果不追到手这赔就太大了,有时是本利全无。但放债的人目的就是追求利润,追求三分利,而相思的则只要把对方追求到自己手里则万事大吉,则是高傲的胜利者,根本就不计较利钱。这就是这篇小令比喻的基础。

“相思有如少债的”这句活的关键是“少债”二字,即谁是债权人,谁是债务人,谁少谁的债,谁是追债的人,这确实需要思索一下方可以理清。如果从付出的角度来看,当然相思者本人是债权主体,以下的抒情都是她的内心活动。

“每日相催逼”意谓每日都催逼对方还债,实际是每天都在催促对方表态,催促对方赶快答应自己的求爱。这句也可以理解成相思之苦日日催人逼人折磨人,令人无法躲避,这将那时时刻刻萦绕于心、无法逃避的思念之苦,极为真切形象地表现出来。“常挑着一担愁,准不了三分利”两句写相思者的精神状态,也极其形象生动。愁,是相思者经常担负着相思的忧愁和讨不回债务的双重忧愁,这忧愁是极其沉重而难以担负的,而且更是不能指望三分利了。因为相思本来是自发的,对方是否知道都不敢完全确定,故利钱就更不敢指望了。“常挑着一担愁”,把无形化为有形,抽象化为具体,生动地表现出相思之深重,显示出很高的想象力和语言表现能力。

最后一句点出这种债务了断的的方式就是“这本钱见他时才算得”,要求实在是太低了,见面时才能计算本钱,人家还不还还不好说,如果偿还算是要回了本饯,利息就不计较了。曲中把相思者一往情深,不可解脱而又急切之态描绘得惟妙惟肖。

小曲比喻新奇,语言爽利,一如小儿女声吻口气。用韵斩钉截铁,不押而叶,不期而遇,可谓百中无一,难有其匹。至于意味,更堪细玩。《清江引·相思》全曲浅中见含蓄,俗中见机巧,这是其高明之处。

作者简介

徐再思

徐再思

元代散曲作家

徐再思(约1280—1330),字德可,号甜斋,嘉兴(今属浙江)人。与张可久、贯云石为同时代人。钟嗣成《录鬼簿》言其“好食甘饴,故号甜斋”。一生活动足迹似乎没有离开过江浙一带。散曲作品多写自然风景和闺阁之情。风格清丽,注重技巧。今人任讷将其散曲与贯云石(号酸斋)作品合辑为《酸甜乐府》,得其小令一百余首。

参考资料

  • [1]李伯钦.图解元曲三百首.合肥.黄山书社.2016.224
  • [2]王星琦 注评.元曲三百首注评.南京.凤凰出版社.2015.163-164
  • [3]蒋星煜 等.元曲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0.909-910
  • [4]毕宝魁 尹博.元曲三百首译注评.北京.现代出版社.2015.336-3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