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诗人
吴质(177—230),三国魏济阴人,字季重。以文才为曹丕所善。汉献帝建安中为朝歌长,迁元城令。入魏,拜振威将军,假节都督河北诸军事,封列侯。魏明帝太和四年,入为侍中。卒谥丑,后改谥威。
吴质的诗
1首崔寔(?—约170),东汉涿郡安平人,字子真,一名台,字元始。崔瑗子。少沉静,好典籍。桓帝时拜议郎,与边韶等著作东观。出为五原太守,教民纺织,巩固边防,匈奴不敢犯。征拜议郎,与诸儒博士共杂定《五经》。旋以为梁冀故吏,免官。后起为辽东太守,召拜尚书,称疾免归。著《政论》,抨击时政;又著《四民月令》,记当时地主田庄情况及各种农作物种植方法。均佚,有辑本。
李充子(生卒年不详),郡举孝廉,为本郡太守。有文才,多所述作。《隋书》称颙为“乐安亭侯”。据《隋书》、《旧唐书》、《新唐书》等记载,李颙曾著《周易卦象数旨》六卷、《古文尚书集注》集十卷,现已佚。《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存其文八篇,多为残篇。《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存其诗七首,多为残句。生平事迹多见于《晋书》卷九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