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好问

元好问

金末至大蒙古国时期著名文学家、历史学家

元好问(1190—1257),字裕之,号遗山,世称遗山先生。太原秀容(今山西忻州)人。金末元初最有成就的作家和历史学家,宋金对峙时期北方文学的主要代表,又是金元之际在文学上承前启后的桥梁。其诗、文、词、曲,各体皆工。诗作成就最高,“丧乱诗”尤为有名;其词为金代一朝之冠,可与两宋名家媲美;其散曲虽传世不多,但当时影响很大,有倡导之功。有《元遗山先生全集》、《中州集》。
李俊民

李俊民

金代文学家

李俊民(1176—1260),字用章,自号鹤鸣老人,泽州晋城(今属山西晋城)人。唐高祖李渊第二十二子韩王元嘉之后。年幼时 ,勤于经史百家,尤精通二程理学。承安间以经义举进士第一,弃官教授乡里,隐居嵩山,元政府泽州长官段直从河南嵩山迎回李俊民任泽州教授,长期在泽州大阳生活教学。金亡后,忽必烈召之不出,卒谥庄靖。能诗文,其诗感伤时世动乱,颇多幽愤之音。有《庄靖集》。
赵秉文

赵秉文

金代诗人、学者、书法家

赵秉文(1159—1232),字周臣,号闲闲老人,磁州滏阳(今河北磁县)人,金世宗大定二十五年(1185年)进士。章宗明昌中,应奉翰林文字,同知制诰,以会事得罪,后复起。累官至翰林侍读学士、礼部尚书,封天水郡侯。金哀宗正大九年(1232年)卒,年七十四,《金史》有传。能文,善诗词,亦工书画,草书尤警绝,著有《闲闲老人滏水文集》二十卷。
马钰

马钰

全真道祖师

马钰(1123—1183),初名从义,字宜甫。入道后更名钰,字玄宝,号丹阳子,师王重阳,与王重阳另外六位弟子合称为“北七真“,著有《丹阳神光灿》《渐悟集》。
刘迎

刘迎

金代诗人、词人

刘迎(?—1180),字无党,号无诤居士,东莱(今山东莱州)人。曾为唐州幕官。世宗大定十三年(1173)以荐书对策为当时第一,次年登进士第,授豳王府记室,改任太子司经,颇受金世宗第二子显宗允恭的亲重。大定二十年“从驾凉陉”,因病去世。
王寂

王寂

金代文学家

王寂(1128—1194),字元老,号拙轩,蓟州玉田(今河北玉田)人,金天德三年(公元1151年)进士。世宗朝,历祁县令、真定府少尹兼河北西路兵马副都总管,通州刺史兼知军事。大定二十六年(公元1186年)冬十月,由户部侍郎贬为蔡州防御使。大定二十九年(公元1189年)提点辽东等路刑狱。明昌二年召还。任中都路转运使。明昌五年卒,年六十七,谥文肃。《金史》无传。著有《拙轩集》、《鸭江行部志》、《辽东行部志》等。
王哲

王哲(王重阳)

金代道士、全真道创始人

王哲(1112—1170),初名中孚,字允卿。熙宗天眷初应武举,改名德威,字世雄;海陵王正隆四年学道,改名,字知明,号重阳子。倜傥尚义,不拘小节,好属文,才思敏捷。学道后往来终南山一带,曾在终南县南凿穴而居。后至山东崳山全真庵。所创教派名全真道。马丹阳、丘长春、王玉阳、郝广陵、谭处端皆其弟子。

王哲的诗

626首
李龏

李龏

南宋江湖派诗人

李龏(1194—?),字和父,号雪林,宋平江府吴江人。不乐仕进,居于吴兴三汇之交,年登耄期。效元白歌诗,有《剪绡集》等。
完颜亮

完颜亮

金朝第四位皇帝、文学家

完颜亮(1122—1161),字元功,本名迪古乃,金太祖阿骨打庶长子完颜宗斡第二子。皇统九年(1150)十二月月,杀熙宗,自立为帝,改元天德。正隆六年(1161)率兵攻宋。同年十一月二十七日,其部将完颜元宜率众发动兵变。完颜亮被乱箭射死,年四十。大定二年(1162)被金世宗降封为海陵郡王,谥炀。二十一年(1181)又再次被降为庶人,移出宗室陵墓,改葬山陵西南四十里处。《金史》卷五有《海陵纪》,存词四首。
麻九畴

麻九畴

金代末期文学家、医家

麻九畴(1183—1232),初名文纯,字知几,号征君,莫州(今河北任丘)人。自幼颖悟异常,3岁即识字,7岁能草书,善作大字,亦能诗,时人称之为神童。其为文雄丽巧健,诗则精深峭刻,力追唐人,颇为赵秉文所赏。正大三年赐进士及第,应奉翰林文字,未几谢病而去。晚好医方,与名医张从正游,尽传其学。天兴元年卒于战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