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游览

步出城东门,试骋千里目。

青山横苍林,赤日团平陆。

渭北走邯郸,关东出函谷。

秦地万方会,来朝九州牧。

鸡鸣咸阳中,冠盖相追逐。

丞相过列侯,群公饯光禄。

相如方老病,独归茂陵宿。

复制 复制
朗读 朗读

作品简介

《冬日游览》是唐代诗人王维所作的一首五言古诗,此诗开头展现了诗人在关中地区远眺时所见的冬日景色,中间写长安地区的官员往来应酬的情景,最后借用司马相如的典故托言年老多病远离京城交际圈,流露出诗人对官场风气的深深不满。全诗格调悲壮,结构严谨,语言平实,讲究对仗。

译文注释

译文

逐句全文

步出城东门,试骋千里目。

从城池的东门步行而出,试着眺望千里。

青山横苍林,赤日团平陆(1)

青山横陈在苍苍树林中,火红的太阳团在平原之上。

渭北走邯郸,关东(2)函谷(3)

渭水的北边通着邯郸,从关东地区眺望,出了函谷关。

秦地(4)万方(5)会,来朝九州牧(6)

秦地之中,各方诸侯来聚集,共同朝见皇帝。

鸡鸣咸阳中,冠盖(7)相追逐。

当拂晓鸡啼的时候,城中官员的车马已经一辆接一辆互相追逐了。

丞相过列侯(8),群公(9)光禄(10)

丞相去拜访列侯,一群显贵在光禄寺设立酒席互相送别。

相如方老病,独归茂陵宿(11)

司马相如却正是年老多病,独自回到茂陵的家中。

注释

(1)平陆:平原,陆地。

(2)关东:指函谷关、潼关以东地区。

(3)函谷:函谷关,建于春秋战国之时。《辞海》:“因在谷中,深险如函而得名。东自崤山,西至潼津,通名函谷,号称天险。”

(4)秦地:秦国所辖的地域,后用来借指映西关中一带。

(5)万方:万邦,各方诸侯。

(6)九州牧:九州的总管理者,即皇帝。

(7)冠盖:泛指官员的冠服和车乘。冠,礼帽;盖,车盖。

(8)列侯:汉代所封的爵位。异姓功臣受封为侯者称为“列侯”。

(9)饯:设看食送行。

(10)光禄:光禄寺,汉代光禄勋掌管宫廷保卫工作,并且作为诸多待从的长官。唐代的光禄寺主要掌管皇室饮食。

(11)茂陵宿:汉代文学家司马相如晚年因消渴症(糖尿病)辞去官职,住在茂陵(汉武帝陵寝)。

创作背景

《冬日游览》这是一首典型的唐代五言古诗,其具体创作年份未能确考。根据诗题与诗意可知,此诗作于冬天临近新年之时,当时诗人在长安城郊游览。

文学赏析

《冬日游览》此诗中多次出现工整的对偶句,如“青山横苍林,赤日团平陆”“渭北走邯郸,关东出函谷”“丞相过列侯,群公饯光禄”,这是唐代五言古诗的典型特征,而汉代的五言古诗中往往没有高频率的工整对仗出现。

“步出城东门”借用了汉代五言诗的诗句。诗歌前六句平实悲壮地展现了关中地区远眺所见的冬日景色,“青山横苍林,赤日团平陆”壮丽又贴切地展现了冬日山上万木凋零、平野开阔空旷的景象。诗歌第七句“秦地”二字承接上文,“万方会”三字引出下文。临近新年,首都长安地区的官员往来特别热闹,各地的官员来京城朝见皇帝,官员之间互相应酬、建设官场关系网,从公鸡晨啼开始,长安城内充斥着急于奔走的官员。诗人对这些冬日的应酬活动不大感兴趣,于是离开熙熙攘攘的长安城,独自回到城郊。末句“独归茂陵宿”巧妙地与首句“步出城东门”相呼应。诗歌最后,诗人借用司马相如的典故,托言年老多病远离京城交际圈,流露出诗人对官场风气的深深不满,也就点出了冬日出城游览的缘由躲避城中的各种交际活动。

作者简介

王维

王维(诗佛)

唐朝著名诗人

王维(701—761),字摩诘,号摩诘居士,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有“诗佛”之称,与孟浩然合称“王孟”。开元进士。累官至给事中。前期写过一些以边塞题材的诗篇,但其作品最主要的则为山水诗,通过田园山水的描绘,宣扬隐士生活和佛教禅理;体物精细,状写传神,有独特成就。兼通音乐,工书画。有《王右丞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