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愁

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

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

复制 复制
朗读 朗读

作品简介

《春愁》是清代诗人丘逢甲所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此诗抒写了作者回首一年前签订《马关条约》之往事时的哀痛心情,表达了作者盼望祖国统一的强烈愿望。全诗内容丰富,思想深刻,语句警拔,撼人心魄,鲜明地体现了当时的时代精神,具有珍贵的艺术价值和史料价值。

译文注释

译文

逐句全文

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1)

春愁难以排遣,强打起精神眺望远山,想起往事就深感惊心难安,不由潸然泪下。

四百万人(2)同一哭,去年今日(3)割台湾。

台湾的四百万同胞齐声大哭,为的是去年的今天腐败的清政府把台湾割让给了侵略者日本。

注释

(1)潸:流泪的样子。

(2)四百万人:指中国台湾当时总人口。

(3)去年今日:指光绪二十一年三月二十三日(1895年4月17日),清王朝与日本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将中国台湾割让给日本。

创作背景

中日甲午之战,中国战败。清光绪二十一年三月二十三日(1895年4月17日),李鸿章代表清政府在日本的马关同日本政府签订中日和约,把台湾割让给日本。丘逢甲得知此消息,怒发冲冠,刺破手指,血书“拒倭守土”四个字。之后,他串联台湾士绅,组织义军,誓死抗敌,因得不到外援,事败内渡,回到原籍广东。

光绪二十二年三月二十三日(1896年5月5日),即《马关条约》签订一年后,丘逢甲痛定思痛,写下了《春愁》这首诗。

文学赏析

《春愁》此诗仅四句,却将忧国怀乡之情表现得无比深沉强烈、动人心魄,是传诵一时的名篇。

首句“春愁难遣强看山”,貌似平淡,其实蕴含的情感特别丰富。这一句诗中,作者化用的或许正是唐代诗人杜甫《春望》的诗意:“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写的是安史之乱时,春天依旧,山水依旧,但国家支离破碎,人民流离失所。春天本是一年中最美好的季节,草绿林青,百花争艳,连春山也显得格外妩媚。而此时的丘逢甲却再也没有闲情逸致去欣赏春景。为了排遣内心的愁闷,他强迫自己打起精神去“看山”。一个“愁”字写出了诗人无时无刻不在为国事担忧愁闷。但“看山”也并没有让自己的心情好起来,登高眺远,那让他心惊的挥之不去的往事此时又清晰地浮现在眼前,作者禁不住悲情满怀、怆然泪下。

次句“往事惊心泪欲潸”,道出了起句中“强”字的答案,杜甫“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的诗句也直接化用其中。杜甫诗意是,连花也为国家的动荡不安而伤心落泪,鸟也为人民的痛苦而惊心动魄。无情的花草禽鸟都为时局黯然神伤,诗人内心的痛苦自然不须多说。“往事惊心泪欲潸”,一方面渲染了“春愁”的分量,另一方面又暗中悬疑,欲露又止,将吐还吞。如果说诗的前两句还没有点明春愁的具体内容的话,那正是诗人为后两句蓄势,为后面感情的喷涌而出作渲染。

第三句“四百万人同一哭”,进一步描述了令人悲痛的景观。据《台湾通史》卷七记载,光绪年间台湾人口约有三百二十余万。诗人这里说的“四百万人”,当是约数,应包括海峡两岸所有的台湾同胞在内。“同一哭”,充分表达了广大台湾同胞为了同一件事而悲恸哭泣、震撼乾坤的动人情景。这如此令人伤心痛哭的事件又是什么,作者还是未明白说出。

以上三句,诗人用了层层推,逐步渲染,不断蓄势的手法,描述了由“愁”到“泪”到“哭”的悲伤过程,目的是为了突出最后一句“去年今日割台湾!”也就是说,到了结尾处诗人才用“画龙点睛”的笔法,一语道破诗人之所以发愁,之所以流泪,全体台湾同胞之所以哭的原因是“去年今日”发生的割台湾事件,即签订了《马关条约》。这就使结句显得异常突出,动人心魄,给人以深刻的印象,能引起读者感情上的强烈共鸣。从结构上来看,末句又是对上面三句的照应和对疑问的确切回答,从而使读者心中的疑团顿释。

综观《春愁》全诗,虽然只有短短二十八字,但具有震撼人心的艺术力量,主要是由于作者与自己的人民同呼吸,共爱憎,泪洒在一起。诗歌内容丰富,思想深刻,语言朴素通俗,毫无雕琢痕迹。这是诗人真实思想感性的流露,也是用血泪写成的诗篇,充分表达了丘逢甲和广大台湾同胞对祖国、对台湾省的无限热爱之情和对日本侵略者以及对腐朽无能的清王朝的痛恨,真实而强烈地表达了全体国人的共同情感和心声。

作者简介

丘逢甲

丘逢甲

晚清爱国诗人、教育家

丘逢甲(1864—1912),字仙根,又字仲阏,号苍海、蛰仙,台湾苗栗人,祖籍广东蕉岭。近代诗人、爱国人士。光绪进士,官工部主事。甲午之战失败,日本割占台湾,他为义军统领。守台中抗日,兵败后内渡回广东原籍。辛亥革命后被选为中央参议院议员。他的诗饱含爱国主义精神,并能开拓新境。有《岭云海日楼诗抄》。

参考资料

  • [1]南湖居士.清诗三百首.海口:海南国际新闻出版中心,1994:198
  • [2]叶君远、邓安生.元明清诗卷.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1994:487-4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