哭潘怡如

客年未接一封信,消息如何问亦疏。

只为兵戎多间阻,不图人事有乘除。

楚云黯黯新秋后,夜雨潺潺近夏初。

再过西州门首路,也应恸哭恨难摅。

复制 复制

作品简介

《哭潘怡如》是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董必武先生于1944年3月为悼念挚友潘怡如而赋的诗作。诗中表达了诗人对亡友的痛惜和哀思之情,表达了含蓄、隽永的诗作境界和特殊的精神魅力。

文学赏析

《哭潘怡如》这是一首诗人痛悼故交挚友的七言律诗,书写诗人与友人书信疏隔,突然得到对方病逝的噩耗时,那种强烈难抑的悲恸之情。然而,诗人这种悲恸感情的抒发,确是含蓄、深沉而又耐人寻味。

该诗的前四句是写诗人对挚友潘怡如的怀念及其噩耗的传来。后两联则是抒发对亡友深沉痛悼的悲恸感情:“楚云黯黯新秋后,夜雨潺潺近夏初。再过西州门首路,也应恸哭恨难摅。”这里,诗人运用的是联想与曲喻相融合的方法。诗人把悼念亡友的悲恸感情,忽而想象为新秋后的楚天黯黯黑云,是那样的铺天盖地;忽而想象为近夏初的潺潺夜雨,是那样的缠绵无尽;之后,“西州门”的典故,实际也是喻指诗人那异乎寻常的悲痛感情的。这样层层设喻,相互辉映,把诗人对亡友的强烈、复杂、难以言喻的悲恸化作一种深邃的意境,委婉的抒发出来。

想象和联想,是诗歌创作的一个重要的艺术手法;但它又往往是通过曲喻飞扬、升腾起来的。该诗中的想象或联想与曲喻的融合,造成一种含蓄、隽深的诗的境界和特殊的美的魅力。

作者简介

董必武

董必武

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元勋

董必武(1886—1975),原名董贤琮,又名董用威,号壁伍,湖北省黄安(今红安)县人。抗战时期,曾任中共与国民党谈判的代表,国民参政会参政员,长期驻留重庆。一九四五年作为中国解放区的代表赴旧金山参加联合国会议。有《董必武诗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