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大业长白山谣
长白山前知世郎,纯着红罗锦背裆。
长矟侵天半,轮刀耀日光。
上山吃獐鹿,下山吃牛羊。
忽闻官军至,提刀向前荡。
譬如辽东死,斩头何所伤。
作品简介
《隋大业长白山谣》是隋朝民歌,被认为即是王薄所作《无向辽东浪死歌》。这是一首歌颂农民起义领袖王薄的歌谣,热情地赞美了王薄一往无前、所向披靡的英雄气概和他那种与反动统治阶级血战到底的革命精神。这首歌谣以通俗的语言、高昂的格调、热烈的感情、铺叙的手法,颇为成功地塑造了中国古代革命农民的英雄群相。
译文注释
译文
长白山(2)前知世郎(3),纯着(4)红罗锦(5)背裆(6)。
长白山脚下有一位知世郎,他穿着纯一色的红罗袍,外罩着鲜艳华丽的马甲。
长矟(7)侵天半(8),轮(9)刀耀日光。
他手持冲天的丈八长矛,腰挂寒光闪闪的宝刀。
上山吃獐鹿,下山吃牛羊。
他以獐鹿、牛羊为食,保持着勇猛豪放的生活习性。
忽闻官军(10)至,提刀向前荡(11)。
一旦听到官军来围剿的消息,他便提刀上马,带领队伍奋勇杀敌。
譬如辽东死,斩头何所伤(12)。
是啊,与其远征辽东去战死,还不如跟随这位领袖起义反抗,即使牺牲了,又有什么可伤心的呢?
注释
(1)大业:隋炀帝杨广年号(公元605—616年)。
(2)长白山:在今山东省邹平县南。
(3)知世郎:王薄起义后的称号,意即了解时势,懂得历史趋向的人。这里泛指王薄领导下的农民起义军。
(4)纯着:一律穿着。
(5)罗锦:都是丝织品。
(6)背裆:背心。这句描写王薄起义军身穿红衣,威武整齐。
(7)矟:同“槊”,长矛。
(8)侵天半:伸到半空。
(9)轮:同“抡”,旋转飞舞。
(10)官军:指隋王朝的反动军队。
(11)荡:冲击。
(12)伤:这里指悲伤。
创作背景
隋炀帝杨广在位期间,国内阶级矛盾更加尖锐。他对外不断发动战争,对内横征暴敛,给广大劳动人民带来了巨大灾难。杨广上台以后不久,就征集全国人力物力,准备发动对高句丽的侵略战争。人民坚决反对这种战争,并连续举行了多次的武装起义。公元611年,王薄率领农民在长白山区首先举起造反的旗帜,揭开了隋末农民革命战争的序幕。《隋大业长白山谣》这首歌谣就是歌颂起义军的。
文学赏析
民谣中塑造了一个年轻勇武的农民起义领袖形象。前四句以白描的手法写其外貌:长白山脚下有一位英俊的青年,他身穿纯一色的红罗袍,外罩鲜艳华丽的马甲,手持着冲天的丈八长矛,腰挂着闪闪发光的弯刀……从衣着到携带的武器,一幅生动的肖像画呈现在读者的眼前。作者注意运用表现色彩的词语,如“红”“锦”“耀日光”等,使人物形象鲜明,富有立体感,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重点写他携带的武器,则突出了他的性格和身份,为下文作了铺垫。
“上山吃獐鹿,下山吃牛羊。”这两句从主人公的生活习性来写,突出主人公的英勇、剽悍和粗犷,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至此,一个勇猛英武的农民起义领袖在读者眼前树立起来了。“忽闻官军至,提刀向前荡。”转入战场斗争场面的描写。作为起义军领袖,他对朝中的贪官污吏和保护这些贪官污吏的官兵是怀着刻骨仇恨的,当他听到官军来围剿起义军的消息时,立即英姿勃勃地提刀上阵,带领起义军奋勇杀敌。起义军英勇无畏,所向无敌的气概在他身上得到了集中的表现。“譬如辽东死,斩头何所伤!”炀帝曾想远征辽东,大批征发百姓充当士卒。这两句的意思是:与其远征辽东,参加不义的战争,白白地死在外面,还不如拿起武器来反抗,斩杀那些欺压百姓的贪官污吏,即使牺牲了,又有什么可惜的呢?这里,表现了当时广大民众的共同心声;与其受压迫而死,倒不如起义反抗而死!表现了当时人民对残暴统治的无比憎恨,和视死如归的反抗精神。
这首歌谣以通俗的语言,高昂的格调,热烈的感情,铺叙的手法,颇为成功地塑造了中国古代革命农民的英雄群相。它气势雄浑、豪放,形式质朴、生动。遣词造句,也准确、精炼。特别是所用的动词,大都写得有声有色。如“侵”字,表现出起义军高昂的士气夭矫天际,“耀”字,衬托出起义军光辉的业绩昭同日月。一个“荡”字,更生动有力地描绘出起义军天不怕、地不怕的英雄气概。“上山吃獐鹿,下山吃牛羊”,真实地描写了起义军的一个生活侧面。“譬如辽东死,斩头何所伤!”更喊出了起义军宁死不屈的心声。
隋代的民谣,流传下来的并不多。现存的一些篇章,主要是反映当时的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富于现实性和斗争性。这首《隋大业长白山谣》就是其中的代表。诗中通过对起义军领袖的塑造、歌颂,表现了人民对黑暗统治的不满,和对起义军的无比爱戴。
作者简介
参考资料
- [1](清)杜文澜辑;吴顺东等点校,古谣谚,岳麓书社,1992.07,第717页
- [2]叶桂刚,王贵元主编,中国古代歌谣精品赏析 白话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3.05,第93页
- [3]厦门大学中文系,中共上杭县委宣传部《历代民歌选析》编写组编,历代民歌选析,福建人民出版社,1981.01,第12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