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简介
《过颜处士墓》是唐代诗人白居易所作的一首七言律诗。此诗通过对颜处士墓室的吊唁,表达了对逝者生前贫困却满腹诗书的惋惜。诗中以荒径、暗尘映衬出逝者身后的孤寂,长夜、悲风则增添了哀婉的氛围;诗人还以颜回、黔娄的典故,感叹其有才而贫、命短之苦,最后流露出对上天分配富寿的不解与疑问,表达了深沉的哀思与对人世不公的感慨。
译文注释
译文
逐句全文
向坟道径没荒榛(1),满室诗书积暗尘(2)。
杂乱丛生的草木埋没了通往坟墓的道路,满室的诗书上堆积着灰尘。
长夜肯教黄壤晓,悲风不许白杨春。
漫长的黑夜可以让黄泉下的人苏醒,悲伤的风儿却不许白杨逢春。
箪瓢(3)颜子(4)生仍促,布被(5)黔娄(6)死更贫。
过着清贫生活的颜回;布被不能裹尸的黔娄,死时更加贫寒。
未会悠悠上天意,惜将富寿与何人。
渺远的上苍的心意难以理解,上天把富贵和长寿都赐给了谁呢?
注释
(1)荒榛:杂乱丛生的草木。
(2)暗尘:积累的尘埃。
(3)箪瓢:典故名,典出《论语注疏·雍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箪瓢,盛饭食的箪和盛饮料的瓢。
(4)颜子:指颜回。
(5)布被:布制的被子。多以状生活清苦。
(6)黔娄:战国时期齐稷下先生,齐国有名的隐士和著名的道家学。他尽管家徒四壁,然而却励志苦节,安贫乐道,洁身一世的端正品行为世人称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