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十五日看潮五绝·其四

吴儿生长狎涛渊,冒利轻生不自怜。

东海若知明主意,应教斥卤变桑田。

复制 复制

作品简介

《八月十五日看潮五绝》是北宋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七言绝句组诗作品,作于宋神宗熙宁六年(1073年)中秋,作者当时任杭州通判。第四首以地方官的身份抒发因看潮而生的议论。

译文注释

译文

逐句全文

吴儿生长(1)涛渊(2),冒利轻生不自怜。

吴地男儿生长在江边十分喜爱江海波涛,贪得官中利物冒险踏波而不知警戒。

东海若知明主意,应教斥卤(3)变桑田。

海神若知道当代君王的意旨,应该让海边盐卤之地变成肥沃的桑田。

注释

(1)狎:亲昵、玩弄。

(2)涛渊:指有涛澜的深水。

(3)斥卤:海边盐咸地。

创作背景

这五首钱塘看潮七绝,是苏轼作于宋神宗熙宁六年(1073年)中秋,作者当时任杭州通判。中国沿海潮沙,以钱塘江海潮最为壮观。每当农历八月十五日至十八日,潮势汹涌澎湃,比平时大潮更加奇特,潮头如万马奔腾,山飞云走,撼人心目。历代诗人,多有题咏。苏轼这组七绝,是其中的名作。

文学赏析

第四首,是作者以地方官的身份,因看潮而抒发的议论。这首诗包含两层意思:一是怜借弄潮人的重利轻生,一是讽喻当时朝廷兴建水利多不切实际,害多利少,难有成效。前两句说:“吴儿生长狎涛渊,重利轻生不自怜。”因为弄潮的人,贪得官中利物,他们冒险踏波,常有被溺死的危险。但吴越儿郎,多习于水,狎玩浪潮,不知警戒。虽然当时也曾有旨禁止弄潮,但终不能遏止。作者时为杭州通判,对吴越人的重利轻生,产生怜悯的心情。后两句诗说:“东海若知明主意,应教斥卤变桑田。”作者揭露了当时官府里的一种矛盾,即一方面是明令禁止弄潮,一方面主上又好兴水利,好大喜功,不衡量利害得失。导致弄潮者又被吸引到这种水利工程中来,所以朝旨禁断,绝无成效。这两句诗的意思是:“东海的海神,倘若知道当代君王的意旨,应该让海边盐卤之地,一齐变成肥腴的桑田,那么弄潮人就可以不必再行弄潮,而兴办海滨水利之事,也就可以大显成效了。”诗句中带有讽刺的意昧,因为斥卤变为桑田,一般说来,只是神话,是属于不可能成功的事。既然断难有成,而又兴办不止,则弄潮人的灾难,也就难以摆脱。在这组诗中,只有这两句含有讥讽。但后来的“乌台诗案”,却把全诗都系于其内,指控他为谤讪朝廷,御史李定、舒亶、何正臣等人,更联系苏轼居官时的其他诗作,大肆诬陷,想把作者置于死地,形成了前所未有的诗狱,并累及作者的许多友人。通过此诗,可以了解宋代党祸冤酷的一个侧面。

作者简介

苏轼

苏轼(诗神)

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进士。曾上书力言王安石新法之弊,后因作诗讽刺新法而下御史狱,贬黄州。宋哲宗时任翰林学士,曾出知杭州、颖州,官至礼部尚书。后又贬谪惠州、儋州。多惠政。卒谥文忠。学识渊博,喜奖励后进。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其文纵横恣肆,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并称“苏辛”。 又工书画。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等。

参考资料

  • [1]张鸣.宋诗选: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188-189
  • [2]孙凡礼 刘尚荣.苏轼诗词选:中华书局,2005:54-55
  • [3]王水照 朱刚.苏轼诗词文选评: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83-84
  • [4]马祖熙 等.宋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7:355-359
  • [5]陈迩冬.苏轼诗选.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第二版):92-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