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简介
《梁县道中》是金末至大蒙古国时期文学家、历史学家、诗人元好问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该诗通过描写诗人旅途所见春暖花开、生机勃勃、春意盎然的景象,表现了诗人历尽艰辛的失落心境。全诗运用对比和拟人手法,使作品形象鲜明,诗意隽永,意境优美,又借景抒情,以景映情,景随情异,轻倩可爱。
译文注释
译文
青山簇簇(2)树重重,人在春云浩荡(3)中。
一座座青山一重重绿树春光多么烂漫,行人好像腾云驾雾行走在浩荡的春云之中。
也是(4)杏花无意况(5),一支临水卧残红(6)。
还是杏花那副天然自在的姿态更为奇特,灿烂的晚霞照在贴水而卧的否花上格外迷人。
注释
(1)梁县:在今河南临汝。
(2)簇簇:簇拥、聚集的样子。
(3)浩荡:本指水势的广阔壮大,这里借用来形容云涛的汹涌翻腾。
(4)也是:亦是。谓杏花与诗人自己一样地落失意。
(5)意况:意趣,情绪。
(6)残红:指落花。
创作背景
金哀宗正大二年(1225),元好问从登封赴昆阳,途经梁县时写下《梁县道中》该诗。
文学赏析
“青山簇簇树重重”。首句虽未写人,但诗人一路观赏,缓步而行,沿途美景尽收眼底的情景如在目前,暗扣诗题“道中”。
“人在春云浩荡中”。次句写人行其中,“悠悠乎与浩气俱,而莫得其涯”(柳宗元《始得西山宴游记》),诗人心旷神怡,神与物游之情态毕现。
“也是杏花无意况”。春景绚烂,春色撩人,诗人穿行山间,情思激越。该句却用“无意况”一转,就使前两句的美景与心旷神怡的愉悦气氛别有了一番滋味,蒙上了一层淡淡的哀愁。“也是”二字以猜拟的口气,表露了诗人同杏花一样的情趣,说明了杏花同诗人一样的寥落失意。
“一枝临水卧残红”。此句紧承上句,写杏花的“无意况”。残红遍地,春将归去;流水潺潺,逝者如斯。此时此境,一枝偃卧,可见杏花的孤寂凄清。这里一枝偃卧的杏花,正是诗人自己落魄漂泊,流徙无所,寂寞无聊景况的写照,也是诗人“触目愁肠断”的情思的表露。该诗表现了诗人复杂矛盾的心境。在对大自然的欣赏赞美中,往往杂糅着无名的惆怅。看到残红满地,一枝杏花临水横卧,物与神契,马上便将自己的惆怅心情赋予了杏花。这和辛弃疾的“红莲相倚浑如醉,白鸟无言定自愁”一样,借物表现了自己无可排遣的愁思。
该诗以景映情,景随情异,轻倩流转,诗意盎然。诗的前两句,青山座座,绿树重重,彩云舒卷,游人信步,有景、有情、有人物,情调明朗,色彩清丽,令人神驰。然而后两句却又是一种境界。落英缤纷,残红遍地;山溪曲曲,水流溪缓,一枝杏花,偃卧其上。景碎花残,意气萧散。两种景况,两种情思,恰似《礼记·乐记》所云:“人心之动,感于物也。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景因情生,情因景异。另外这首诗过渡巧妙,递接无痕。山间杏花,本在景中,“也是”一转,轻倩自然。景移情转,顿挫抑扬,又显出了诗的曲折波澜。全诗如画。既见春光骀荡,又见残红萧疏,晚春景况,如在目前。诗人之情思,欣慰中杂惆怅,孤寂中含超然,悠悠绵绵,缕缕袅袅,不着一字,尽在画中。
作者简介
参考资料
- [1]郭彦全,石惟英编著.《千首少儿古诗选译》.职工教育出版社.1989.11.第340页
- [2]郑力民译注.《古代文史名著选译丛书 元好问诗选译 修订版》.凤凰出版社.2011.05.第6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