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村五绝·其五

窃禄忘归我自羞,丰年底事汝忧愁。

不须更待飞鸢坠,方念平生马少游。

复制 复制

作品简介

《山村五绝》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组诗作品。这组诗集中而尖锐地反映了北宋朝廷实行新法后对农村造成的巨大危害,显示了苏轼高度的写实精神和深沉的爱民之情。这五首诗结构完整,多用反讽。

译文注释

译文

逐句全文

窃禄忘归我自羞,丰年底事(1)汝忧愁。

为了这些俸禄一直不归隐,为此我感到惭愧,丰收的年景何事还会让人忧愁呢。

不须更待飞鸢坠,方念平生马少游(2)

我想早早隐退山林,不要像汉代马援一样,直看到飞鸢坠入水中,才想起少游劝诫的话。

注释

(1)底事:何事。

(2)不须更待飞鸢坠,方念平生马少游:引用汉代马援的故事,表明作者想隐退的心情。汉代马援的从弟马少游曾劝马援不要追求高官厚禄,衣食足用就可以了。马援后来曾说:“当吾在浪泊、西里间,虏未灭之时,下潦上雾,毒气熏蒸,仰视飞鸢跕跕堕水中,卧念少游平生时语,何可得也。”

创作背景

宋神宗熙宁六年(1073)春,苏轼巡行属县,于新城道中经山村,赋此五绝。作为一个地方官,苏轼亲眼看到“新法”为害乡村,看到王安石所深爱的农民们并没有从他的“新法”中受利,如实地写在诗中。

作者简介

苏轼

苏轼(诗神)

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进士。曾上书力言王安石新法之弊,后因作诗讽刺新法而下御史狱,贬黄州。宋哲宗时任翰林学士,曾出知杭州、颖州,官至礼部尚书。后又贬谪惠州、儋州。多惠政。卒谥文忠。学识渊博,喜奖励后进。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其文纵横恣肆,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并称“苏辛”。 又工书画。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等。

参考资料

  • [1]夏华等编译.东坡集.沈阳.万卷出版公司.2020.146-147